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行业
凤凰网汽车>行业>产业评论>正文

[第一线]电动出租车调查:未成气候 已有江湖

2015年04月16日 06:20:50
分享到:
来源:凤凰网汽车 作者:马青竹

虚假市场化 谁是埋单人

出租车司机们认为,“电动车份子钱应该少些,这样才有更多人愿意开。”

消费者觉得,“打车费应该便宜一点”,这样才有更多人愿意坐。

运营公司觉得,车应该便宜一点,补贴再多一点……

大家都算得很清楚。那么,谁来做冤大头,为APEC蓝埋单?

不得不说,最积极的一方就是北京市政府了。

首先是“4年全换电动出租车”的传言,且不说这个传言与北京市5月1日马上要实施的新增燃油出租车6年强制报废的政策矛盾,基本被证伪。但是市政府一系列动作都在昭示一种倾向性。

一位出租司机告诉凤凰汽车,“中心城区这500辆电动出租车是北京市政府特批给银建新能源公司的”。所谓特批就是额外增加的名额。据悉,北京市已经多年没有增加市区的出租车牌照总量。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对电动出租车的优待。

4月10日,有媒体从北京市政府某部门负责人获悉,北京将出台电动出租车差价补贴计划,燃油出租车置换为电动可以享受最高5万的差额补贴。如果消息属实,可能会大大改善北京电动出租车推广的格局。

但是,补贴,加补贴,再加补贴,这还是市场化么?

以EV200为例,差价补贴加上原本就有的国家补贴和北京市补贴,一辆电动车上的补贴总额会达到12万多。假设真的可以通过这种鼓励把所有燃油出租车都换掉,那政府补贴将达到将近80亿!

说到这里难免有人质疑,如果电动车发展水平不足以支持商业化和市场化运营,政府用高昂的财政成本来支持一个虚假的“市场”,这种推广方式合适么?

换句话说,政府的钱是纳税人的钱,为了改善空气质量,纳税人要不要为车企不够成熟的产品和“高价格”埋单?

更何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政府“应该作为”的其他地方还有很多,远不到不差钱的程度。

“全房山300多辆车,13个快充桩。每天中午都得抢啊!”

在篱笆房地铁站旁的奥特莱斯停车场,凤凰汽车数了一下,这个超过1700个车位的大停车场,只有14个充电桩,8个慢充没人用,6个快充在排队。

篱笆房地铁站旁的奥特莱斯停车场(快充不够 慢充多余)

慢充是摆设,快充不够用,这是目前北京远郊区县的一致现象。而中心城区之所以情况略好,是因为车太少。如果电动出租车真的得到推广,快充桩的建设是很严重的问题,以现有的数量,绝对不足以应付。

“北京的好多充电桩都是为北汽打造的,我们房山的电动出租车是长安的,所以有些地方的充电桩不给我们用。”一位房山电动出租车司机觉得自己被歧视。

他的同事马上解释,“也不是故意不给我们用,如果打电话投诉,他们也给用,但是我们充几次,他们那个充电桩就坏了,老修,人家也受不了。”

这样的问题,无论出于技术困惑还是地方保护,都是急需解决的。即使未来北京市的电动出租车全都出自北汽,还要考虑私家车的快充需要。

另外,充电站的配套设施也需要建设,司机们反应,“不奢求旁边有吃饭的地儿,但好歹应该有个卫生间吧!”

随着互联网力量的介入,一些竞争劣势也让司机们忧虑。电动出租车的竞争对手除了燃油出租车,还有专车和黑车,随着打车软件的普及,他们的劣势也表现出来,“我们抢不过人家,人家有单立马先抢,我们要等听到具体距离才能抢,路程太远的不能接。”

……

总之,电动出租车距离真正的市场还有一段距离。

但未成气候,不代表没有格局,水深之处,已有江湖。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上一页12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责任编辑:马青竹 PA017

文章导航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