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CNBC 新闻台最近的一则报道,让关注特斯拉的人炸开了锅。据报道,有特斯拉员工向CNBC 爆料称,特斯拉 Model 3的电池一直到去年12月中旬,部分电池还在用手工生产。爆料还称,大部分质量控制工人并没有太多经验,导致一些可能存在缺陷的电池出厂。
此消息一出,尽管特斯拉官方已经明确否认,但依然让我们对 Model 3 产能以及质量颇感担忧。尤其是 40 万已经预定了 Model 3 的准车主们,恐怕更加会感到不安。倘若真如爆料所说的这样,电池质量和产能都存在问题,那么大半个地球之外的中国用户们,恐怕要等很久才可能拿到车了。
据特斯拉在去年公布的2017年四季度电动汽车的生产和交付数据显示,去年10-12月,特斯拉只生产了 2425 辆 Model 3 ,直到 2017 年的最后几天,Model 3 的产能才提升到1000 辆/周。目前 Model 3 实际仅交付了1550辆,还有超过 40万 的预定客户在苦苦等待。
在公布 2017年 Q4 产销量时,特斯拉再一次把5000 辆/周的产能目标往后推迟了 3 个月,这已是特斯拉第二次延后了这个关键的产能目标。也就是说,想实现这样的产能至少要等到 6 月份。
先说一下特斯拉 Model 3 究竟是怎么生产的。造 Model 3 要靠两座工厂,一座工厂是内华达州荒漠中的1号超级工厂,这里生产 Model 3 的动力单元和电池组。另一座工厂是 Fremont 工厂,这里负责焊接车身、喷涂然后在总装车间把动力单元、电池等零部件组装成一辆完整的 Model 3,另外 Model S/X 也都在这里生产。
造成特斯拉 Model 3 难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当其冲的就是电池。Elon Musk曾在 2017 年Q3 致股东信中写道:目前我们最重要的产能限制是1号超级工厂的电池模块组装产线。产线上要把电芯封装成模块,再把4 个模块封装在一个全铝壳体内,这就是 Model 3 的动力电池组。电池模块的设计和自动化生产工序都很复杂,这让电池产线的产能爬坡花费更久的时间。
再结合前面提到的 CNBC 的爆料,看来特斯拉 Model 3 的电池生产的确存在不小的问题。另外,在制造工艺方面的瓶颈,也是造成 Model3 难产的重要原因。
制造工艺的问题主要出在焊接上。Elon Musk 公布过一个 Model 3 车身焊接产线的视频,说当时正在以正常速度 1/10 的节奏生产。有制造专家看过视频后,说视频中的焊接工艺有问题,并分析说,特斯拉之前的两款车型 Model S/X 都是全铝车身,而 Model 3 是钢铝混合车身,特斯拉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钢铝车身焊接在汽车业内并不是很难解决的问题,特斯拉还专为自动化产线收购了德国的自动化工程公司 Grohmann Engineering。即便特斯拉在焊接上碰到了问题,也不会拖这么长时间无法解决。因此,根据 Elon Musk 投入的精力来看,限制 Model 3 产能的关键问题应该还是1号超级电池工厂的电池产线。
目前我们中国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这款车何时能在国内正式交付。按照特斯拉早期公布的官方的消息, 2017 年底最先在北美按照订单顺序交付车辆,这一点倒是做到了。而中国订单很有可能会要等到 2018 年年中甚至年底才会交付。
然而依照特斯拉目前的产能来看,中国用户别说是 2018 年中了,能赶在 2018 年底拿到车都数万幸。按特斯拉目前的产能提升速度,乐观估计中国用户最早在 2019年第一季度拿到车辆。
当然,想要早点提车,办法也不是没有,比如说不走官方渠道,而采用平行进口。当年特斯拉 ModelS 还未官方引进时,就已经有人通过平行进口的方式拿到了车。你可以去找专门做品行进口业务的车商,托他们买一辆已经交付给美国车主的 Model 3 ,然后办理正规手续进入国内。这一套流程下来大概 2 个月,比等官方交付快多了。至于价格嘛,物以稀为贵,当然会比官方价格贵不少。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结合自身情况一看便知。如果特斯拉 Model 3 只是家里的第二台或者第三台车,并不急着用,那么可以再等一段时间(很有可能是一年)。毕竟,购买特斯拉的用户,不仅把它当做一台车,某种程度还是一种信仰,为了信仰再等一等也值得。但如果着急用车的话,实在是等不了,建议还是先买一台别的车代步。目前在纯电动车里,新势力造车的几个品牌都值得考虑,比如已经上市的蔚来ES8 、即将上市的威马 EX5 等。
另外,进口纯电动车中同样有很好的选择,比如刚刚进行小改款的宝马i3、去年底换代并已确定今年进口入华的日产聆风,以及超级拉风的纯电 SUV 捷豹I-Pace 。
总结:特斯拉造车速度过慢,但烧钱过快的争议不绝于耳。因量产跟不上而一再拖延交付 Model3 ,一再消磨用户耐心,谁也不知道这 40 万名预定者还要多长时间才能开上期盼已久的 Model 3 。要知道 2018 年将是新能源车爆发的一年,许多重量级产品上市,会逐渐拉进与特斯拉的距离。耐心一旦被消磨殆尽,用户们转投其他品牌,这对特斯拉品牌才是最大的打击。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