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汽车刚诞生的时候一味追求极致速度的话,那如今的主流方向则绕不开“油耗”,虽然在一些消费者眼中“油耗”仅仅是一串数字,无论高低,对自己的出行并没有太多影响。相反,国内众多车主仍集中于理性消费阶段,以代步、家用为主,所以对油价和油耗都格外敏感。既然如此,哪怕您拥有“黄金右脚”也难以抵挡机器“固执的一面”。
另外,随着我国颁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CAFC)》、制定传统燃油车停售时间表、国六排放标准等政策,车企也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研发经费来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这也正是我们俗称的省油程度。对于还未买车的消费者,在选车的时候该注意哪些省油技术呢?
可变压缩比技术
以往“可变压缩比技术”多处于概念展示阶段,很少有车企采用该项技术。从去年至今,以雷诺-日产为首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正式投放市场,其中不乏英菲尼迪QX50L、全新天籁的身影,新车一出瞬间成为舆论的焦点。
可变压缩比技术是一种压缩比随负荷变化而连续调节的发动机技术,而压缩比实际上就是活塞由下止点运动到上止点时,气缸内气体被压缩的程度,反映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可变压缩比的好处就是能够适应不同的工况,在高负荷时采用较低的压缩比,而在低负荷时则用高压缩比。
可变压缩比技术之所以能够提高燃油经济性,最关键的就是实现了压缩比的智能调节,改变一沉不变的机械状态,不仅减缓了高压缩比带来的气缸爆震现象,同时也提高了低工况时的发动机性能。
如今,常见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采用上下两套连杆机构,通过移动偏心轴来改变“控制轴、曲轴、气缸”三大参数,最终调节压缩比。从市场角度来看,搭载可变压缩比技术的车型屈指可数,或许随着技术作升级与合作的深入,该项技术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应尽可能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及风险。
发动机闭缸技术
对于W12、V12、V10、V8、V6等大排量发动机,闭缸技术还是比较常见的,通过该一技术可以在道路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减少气缸的工作数量,比如12缸变6缸、6缸变4缸,甚至有些美系4缸发动机也能做到闭缸的效果。
发动机闭缸技术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缸调节,闭缸技术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早期的闭缸发动机采用“断油,不断气”的工作模式,在发动机工作时停止喷油,但气体依旧进入气缸,与理想中的省油效果有所偏差。随后又诞生了“断油,断气”和“断油,断气+EGR废气再循环”,省油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虽然从理论上讲,闭缸技术能够提高燃油经济性,但也面临着发动机再平衡问题,毕竟在原有工作顺序(如四缸机的1-3-4-2或1-2-4-3)时突然切换两缸工作,必然会加剧发动机振动,所以工程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更为智能的主动气缸管理系统,当达到最佳工况时实现闭缸。
涡轮增压技术
相信各位对涡轮增压并不陌生,这也成为了广大车企最常用的发动机省油方法。在大排量发动机即将全面消亡的今天,小排量+涡轮的形式已经深入民心,借助这种技术能够激发更多潜力,从而满足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以及消费者对动力的追求,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不过也伴随着涡轮迟滞、积碳等问题。
其实早在上世纪初,涡轮增压技术就已经出现了,当时有个叫比希的工程师成功申请了专利,不过由于存在技术难题,最后未能广泛推广。而到上世纪中期,美国通用汽车率先将涡轮增压技术运用在汽车上,随后的几十年,涡轮增压已经成为柴油车的“标配”。经过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绝大多数燃油车也采用了涡轮增压技术,从而达到省油、减排。
事实上,涡轮增压技术的结构原理并不复杂,可以简单理解为在自吸发动机的基础上增加了涡轮机构,这套机构的主要原理就是将送入气缸的气体提前压缩,提高进气密度来吸入更多的气体,以此增加喷油量来获得更高的发动机功率。再通过废气推动涡轮高速旋转,带动同轴相连的叶轮转动,以此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这也正好解释了小排量涡轮发动机在参数上为何能与大排量自吸发动机相媲美的原因。
发动机启停技术
有车主一听到发动机启停技术,内心难免会有抗拒,这主要来自于发动机启停时所产生的“顿挫”感,很多车主在上车后喜欢关掉启停功能。不过在拥挤的道路上,频繁的怠速会迅速增加油耗,长期怠速还容易产生积碳。综合来看,发动机启停技术并非“鸡肋”。
就技术而言,发动机启停缓解了怠速时的能量损耗,因为在这一时刻发动机需要克服较大的阻力,所以需提供更多的燃油来维持运转,那么油耗便会逐渐增加。智能启停技术可根据驾驶员的意图提前做出判断,让发动机处于关闭状态,待驾驶员重新挂入D挡以及踩踏油门的时候,发动机会重新工作。另外,有些车型还具备了发动机高速滑行模式,只要车辆进入匀速阶段,发动机便会自动关闭,从而达到零排放的效果。
不少具备发动机启停的车型都附带了“OFF关闭”按钮,那么在何种情况下才需关闭呢?例如堵车、夏季开空调、车辆涉水、倒车入库的时候可以有选择的关闭,这样既达到了省心的效果,同时也确保人身安全。
HEV/MHEV/PHEV混动技术
目前,各大车企都积极往新能源方向发展,但考虑纯电动车的续航问题,不少车企并没有选择一步到位,而是把油电混合动力作为过渡阶段。早在1997年,丰田就率先推出了HEV油电混动技术,二十多年来在HEV领域一直处于领跑地位。直到本世纪初,MHEV(48V)轻度混动技术以及PHEV插电混动技术才得到发扬。
HEV、PHEV、MHEV三者都离不开发动机,所以避免了在路上直接趴窝的情况,同时为了满足燃油经济性都会搭载动力电池,一方面可以存储电量,另外还可直接为车辆提供动力,通过“以电代油”形式来省油。
相比EV纯电动车,混合动力技术则拥有更多的适应性,无需考虑频繁的充电问题,即便是插电混动也能直接依靠发动机来提供动力。但现实总是残酷的,这些被看作是汽车未来的技术或许将被纯电动车及FCV燃料电池车所取代。
文末总结
各大车企为了尽可能提高车辆的省油程度,对轮胎、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能源方式、电器化设备等不遗余力,当然“油耗”也与个人驾驶习惯有关。在购车的时候最好先对各项省油技术有个大致了解,这样在日常使用中才能得心应手。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