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已经变成了年轻人的一个“电子器官”,是用户畅游互联网的窗口。然而,我们毕竟肉体凡胎,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起码在开车的时候,手机无异于“违禁品”。网络焦虑和驾驶安全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各大车企的一块心病。
在6月17日,由比亚迪举办的分“手”48小时生存挑战取得了圆满成功,实验结果充分证明,比亚迪最新开发的车载DiLink智能网联系统,真正做到了完全接管智能手机,让车主在日常用车过程中也能无缝连接网络世界。
比亚迪唐:“小黑屋”内的缤纷生活
6月15日上午,我们的四位挑战者开始进入到车内,正式开启为期48小时的“小黑屋”生存挑战。期间,所有便携式电子设备都被搜了下来,留给他们的只有这辆比亚迪唐。后面的两天生活,他们需要通过探索车子自带的多媒体系统,来满足正常的生活需求。
在围观群众眼里,车子不就是用来代步的么,顶多听听广播、音乐,好在有四个人,还能玩玩斗地主,剩下的时间恐怕也只能睡觉了。总之,虽不至于像贝爷那样要攀登到“食物链顶端”,但48小时的无趣生活是肯定的。
在挑战者眼里,位于中控的14.6英寸超大可旋转中控屏,就像是一面巨型iPad,完全取代了智能手机的功能,什么K歌、外卖、电影、游戏、视频会议...统统一网打尽,48小时的吃喝玩乐没重样的。很显然,挑战者的“求生之路”比我们想象中要滋润得多。
最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他们居然通过比亚迪独有的VTOL移动电站技术,把汽车发动机当成发电机,给电磁炉供电,直接叫了一个“海底捞”上车,盘膝玩起了现场“火锅Play”,看得围观群众直流口水。这哪是什么“生存挑战”,这简直就是“深夜放毒”。
总而言之,围观群众意料中的48小时无趣生活并没有出现,从挑战者这48小时的生活来看,我们显然低估了比亚迪唐的能力,DiLink智能网联系统让分“手”挑战演变了缤纷车内生活Show,同时也为智能用车生活提供了一个教科书般的范本。
DiLink系统:“网络焦虑”的完美解决方案
从2009年至今,纵观这十年的互联网发展,智能手机作为一种移动互联终端已经覆盖了人们工作、学习、娱乐的方方面面,通讯、新闻、天气、网购...每一个APP都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被填充进用户的24小时生活之中。要承载这么多功能,智能手机的硬件自然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而比亚迪的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就是以最新的“智能互联终端”为技术指标开发出来的产品,不仅硬件上完全达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水准,同时还搭载了比亚迪自主研发的深度定制安卓系统,100%兼容手机生态应用。实际上,正是因为比亚迪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完全取代了手机的功能,且用户体验完全不落下风,挑战者的分“手”48小时生存挑战才能过得如此“滋润”。
举个例子,14.6英寸的中控屏采用的是8核CPU、3G内存、32G硬盘、拥有高达1920*1080超清分辨率,不论是玩游戏、看视频、导航,还是使用其他APP,都能确保视野更开阔、运行更流畅、画质更高清,用户体验完全不输给任何主流Pad,这一点是绝大多数汽车产品都没法做到的。
比亚迪已经建立起面向全球的开发者平台,全面开放车辆传感器和控制权,开发者开发出各种好玩、新奇的APP。什么驾驶辅助系统、全息底盘影像、高级影像系统,各种新奇的功能应用正在“摇篮”中诞生,不断丰富用户的用车生活。
车载智能网联:网络世界的安全“传送门”
车载系统和智能手机有什么不同?答案是专注度。捏手机时我们可以手眼并用,完全专注于网络世界,但开车不行,注意力都要集中在驾驶上。出于对安全性的考量,车载系统必须拥有更强大的识别能力,才能达到智能手机的交互效果。
比亚迪DiLink系统充分考虑了人机工程学,通过对用户使用手机APP习惯的研究,可以自动切换横屏竖屏,并支持对显示界面进行个性化定制和排列,从而更方便、安全地用手,用眼,行驶安全性和便利性大大提高。
此外,DiLink系统还融入了智能语音控制系统,有效防止了用户在驾驶过程中低头、分心操作手机等行为,确保用户在专注于安全驾驶的前提下,依然能保持对网络的连接和自如使用。毫无疑问,智能语音控制的加入极大减轻了“手眼”的工作内容,可以让车主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在驾驶上。
总结:
比亚迪分“手”48小时挑战的圆满成功证明,如今的车联网生态系统已经能够全方位满足日常生活的移动互联需求,并且丝毫不降低体验品质。而比亚迪的DiLink智能网联无疑是走在智能网联领域最前列的先驱者,它让汽车变成了会说、会看、会思考、高情商、高智商的出行“伙伴”。所谓的48小时“分”手挑战,实际上一直有一个强大的无形“伙伴”陪在身边,为用户缤纷的用车生活赋能,而这正是和谐车机生态的价值核心。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