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不知从何时起,汽车市场涌入了这样一批产品,他们不需要使用汽油,不会产生任何有害废气,他们使用电能驱动,他们的能量转化效率更高,更加节能环保,使用成本更加低廉,人们美其名曰“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从诞生以来就充满争议。电车就是电车,何来“新能源”一说?不少消费者认为新能源汽车就是无良车企为了坑骗消费者钱财而生产出的圈钱工具,认为新能源汽车就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毒瘤。当然,也有很多消费者认为新能源汽车才是未来,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救星。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下“新能源汽车到底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毒瘤还是救星”。
“新能源”不新,比燃油车还古老
新能源汽车其实并不“新”。早在1832年至1838年之间,苏格兰人罗伯特•安德森就发明了电驱动的马车,那是一辆使用不能充电的初级电池驱动的车辆。
在19世纪末,电动汽车凭借他更低廉的造价和更舒适的乘坐体验抢占了市场份额,并与蒸汽机和内燃机三分天下汽车市场。
20世纪,西方国家石油开采技术和内燃机技术逐渐提高,电动汽车在1920之后也逐渐地失去了优势。20世纪末期,随着石油资源的滚滚流向市场,人们也忘记电动车的存在。
发展速度快于人们的接受速度
2008年特斯拉带着他的roadster出现在人们面前,虽然他让人们重新意识到还有电动车的存在,但人们对于电动车的印象并不好。
2012年特斯拉的Model S开始陆续交付,这时,世界上不少车企注意到了电动汽车的潜力。
隔着大半个地球的中国也听闻了电动汽车的消息。由于我国汽车产业起步晚,发动机研发技术落后于外国,电动车的问世让国内车企看到了希望。从2014年至今,电动汽车在中国迅速发展,中国汽车史上形成了一次从无到有的大跃进。
由于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太快了,快过了消费者接受能力。充电速度、续航里程、安全问题等等都遭到了人们的质疑。保守的消费者自然就把“骗钱”的帽子扣在了新能源车企的头上。如果车企肯给人们一点适应的时间,让新能源的步伐稳而慢的向前跨越,这既能发展中国汽车产业也为消费者证明了新能源的优势。
夸大宣传是罪魁祸首
新能源汽车被很多消费者不看好的一大原因就是夸大宣传。由于电动汽车的充电无法像燃油车加油一样快,一次充电后的续航里程自然就成了重中之重。很多电动汽车的官方续航里程与实际续航里程不符,甚至出现了非常大的差异。这就导致了还没有接触新能源汽车但想接触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产生抵触心理。
谁都想把自己的产品往好了说,但“好”也要有个限度。燃油车也有官标油耗和实际油耗,很少有人能跑出官标油耗,但如果你的官标油耗和实际油耗之间有非常大的差别,你的产品注定销量不佳。
如果所有的新能源车企都能正确的宣传自己的产品,人们对新能源汽车也不会有太多的偏见。
燃油电动双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拯救了中国汽车产业。但我们不能以新能源为理由放弃燃油车的发展,况且在放弃燃油车的同时也没有制造出先进的电动车。中国汽车产业的进步要靠努力的钻研,而不是宣传、营销。在发展电动汽车的同时,保持燃油机的进步非常重要。如果一味的在电动汽车上钻牛角尖,只会让我们的燃油车不如德国的,电动车不如美国的,最后混动车还不如日本的。
鬼扯: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既是毒瘤也是救星,他的出现使中国汽车产业有了转机,但如果不正确的发展只会自我毁灭。燃油车经过了百年的演变才有今天的结果,系能源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方面需要车企的努力,一方面也要消费者的耐心。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