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进口奥迪-Q2(进口)

超低价好车团购

我们在潮流展采访了年轻人关于汽车品牌的看法

2019年01月02日 12:45:49
分享到:
来源:车辙

原标题:我们在潮流展采访了年轻人关于汽车品牌的看法

在中国这30年的近代汽车史中,2018年有太多的故事发生。

期待的,高兴的,质疑的,惋惜的,失望的,统统挤进这365个日日夜夜中。一页纸说不清,也道不明所有的人和事。

唯独清晰可见的,是中国车市这一趟高速列车,突然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踩了一脚刹车,害不少人摔得人仰马翻,有些甚至摔出了车厢。

然而,这趟列车并不完全是冷飕飕的,仍然有值得一提的闪光点,吊着大家的胃口,令人期待接下来的动作。

其中之一是各大车企心照不宣地在中国玩起了跨界营销。

传统的营销方式少了一点广度和深刻

中国以往的汽车宣传,更多是在闭环之内,主要覆盖汽车从业者、爱好者以及准备买车的消费者。

如果不是以上三者,汽车在别人眼中,只不过是马路上的移动工具,少有人关心汽车的宣传。

这就导致车企运作出一次宣传方案,却没办法大面积地传递给普罗群众,甚至触及不到自己潜在的目标受众。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

首先是汽车自带强烈的工具属性,好比一个锤子,谁会研究背后的设计和历史呢,能砸就行;二是汽车并非人人负担得起的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筛选了大部分人群;三是宣传内容的平淡,无法引起多数人的共鸣。


想要改变这一种情况,必须改变大家心目中对汽车,对一个品牌的固有形象。

这刚好是跨界营销的精髓所在,互相借用对方在各自领域树立的品牌力和标签,从而在未来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为品牌注入新活力和目标人群。

兰博基尼Murcielago“范思哲版”

跨出去才叫跨界

跨界营销,言简意赅是跨出去——和不同领域的品牌合作,把一些毫不相干的素融合在一起,给吃瓜群众制造一个惊喜,利用这种新鲜感增加曝光度和影响力。

站在商业层面的角度,发挥不同类别品牌的协同效应,把彼此的目标受众聚集在一起,有助于扩大销售渠道,最终产生“1+1>2”的效果。

但是跨不准的界,却会带来负面效果。

在2018年12月10日,三星在中国首发首款“打孔屏”手机Galaxy A8s,并宣布和潮牌Supreme合作,将在未来推出一系列产品。

这个消息一出,简直是在科技界和潮流界扔下一颗重磅炸弹。

Supreme是当今世界上最热门的街头潮牌,没有之一。

一件印有Logo的T恤如今炒到上万元,一块再普通不过的砖头,只要印上“Supreme”的字样,就可以卖到2000+元。

和Supreme联名的品牌通常是一个领域的大鳄,比如LV、The North Face和耐克等等。

谁也没料到,在没有任何谍照爆出和征兆的情况下,代表“至高无上”的Supreme居然史无前例地和科技公司三星合作了。

最后搞清楚了,是三星搞不清楚这个“Supreme”和美国正版“Supreme”的区别,找来的“Supreme”是意大利山寨的“Supreme Italia”。

这次引起轩然大波的“合作”也演变成一场大闹剧。尴尬的三星随后表示,“我们现在在重新考虑这次合作,并对这起事件造成的任何疑虑表示遗憾”。

既然玩跨界,肯定要提前了解对方的品牌历史和故事,双方知根知底,才能达到水乳交融的效果,以免闹得啼笑皆非。

以不随波逐流的设计和高质感闻名的Sacai在今年联名《纽约时报》,主题是“真相,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重要”。旨在告诉大家,不少媒体为了流量,现在收到的信息基本是经过渲染和加工的,在网上带节奏和带方向,到最后所有人忘记了真相的样子

除此之外,两个品牌最好有同样的号召力,面向相同或类似的消费者。但是,又要互相提供额外的用户体验,我没有的你有,你没有的我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额外的用户体验,也要符合目标消费者本身的调性,避免造成品牌形象的混乱。

汽车界确实有跨界合作的前例,只是之前在中国不多见,尤其是自主品牌。今年却突然迎来了一次爆发。

红旗联名李宁

年轻人是导火索,领克悟到时尚界的真传?

毋庸置疑,现在的汽车消费趋向于年轻化。

然而除了少数几个个性化品牌和车型,大家仍普遍觉得汽车过于呆板,属于夕阳产业,难有吸引年轻人的特质。

时尚有强烈的“年轻化”和“表达自我”的属性,是眼下车企所缺少和需要的。

按照惯例,时尚界的各种奢侈品品牌,通常会在每年的1月、2月,或者10月、11月,召开“春夏”、“秋冬”发布会。

当然时间没有准数(香奈儿2018年秋冬发布会就选在年初的5月份),这种命名方式只是为了区分每一季的商品,所使用的季节性词语。

好比今年4月份的02发布会,不叫“新车发布会”,叫“春夏发布会”,10月份的03发布会,叫“秋冬发布会”。

不光学了这点表面功夫,领克也和时尚界一样玩跨界,用个专业点的词汇,这是“联名”。

但是在多数人的常规认知中,汽车是冰冷的传统工业制品,和走在时代前沿的潮流文化没有任何关系。

领克是这样起了个头——找来设计师品牌JINNNN合作,把领克的标志性设计融入衣服中,推出一系列服饰和配件,还找来模特在发布会上走秀。

这一系列的产品,可以在一家专营潮牌的APP买到,虽然一件长款夹克要价3000多块钱,并不便宜,或许领克的目标群体暂时下不了手。

然而,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此举为领克这个新晋汽车品牌,成功奠定下年轻化的基调,同时取得优异的效果极赞,引起自主、合资品牌的模仿。

这不,仅仅是2018年,一下子就冒出了诸如宝马X2、红旗和李宁联名,雪佛兰Redline和彪马、 美妆品牌Benefit联名,奥迪Q2L和设计师张弛联名。


似乎只要是面向年轻人的车型,就少不了联一次名。

话说回来,懂得跨界玩联名肯定是好事,这种玩法玩到位,能够打破汽车在人们心中的固有形象——作为从昂贵的大宗消费品转化到眼下的日常消费品,汽车不再像过去那样呆板。

汽车其实也是一件搭配衣服、宣示态度的单品,可以融入更多的感性层面的情感,从而更好地拉近彼此距离。

我记得张柏芝说过,汽车就是她的另一件饰品。

当然我们也希望这种跨界合作,各大汽车品牌有拿得出手的创意和作品,而不是为了博眼球而跨界。

又一次做出正确示范的领克

不得不说,领克是真把汽车品牌的宣传当做潮牌在运营。

眼看其他人在“联名”的路上玩得不亦乐乎,没想到领克还留有一手——开快闪店,这同样是时尚界热衷的玩法。

最早的“快闪店”概念要追溯到2007年,源自日本大名鼎鼎的川久保玲,起初叫做Guerrilla Store—游击店。

▲最初的CDG“快闪店”

近几年由于Kanye West、The Weekend和Justin Bieber等明星,在城市举办演唱会的同时,在当地开设快闪店,贩卖限定的服饰,重新掀起快闪的浪潮。

快闪店,顾名思义,“快闪”是短时间发生的事情,没有固定的地点和时间,有点类似于流动摆摊,今天早上我在这条街叫卖,城管一来,下午就转移阵地到另一条街,打游击嘛。

但是快闪店是合法的,不会引来城管,开店时间不只是一早上或一下午,地点也是在不同城市中腾挪。

▲Kanye West在《Saint Pablo》巡演开设的快闪店

快闪店的灵活度和关注度远远高于4S店,成本又低于后者,领克准备在欧洲主流国家的首都建造一家旗舰店,然后用快闪的方式在各个城市转一圈,相当于4S店的巡演。


不过快闪店只有汽车的话,仅仅是可移动的4S店。这对年轻人来说,仍然缺少吸引力,因为家用车太过寻常普通,既没有“特立独行”的不同点,也表达不出个性的想法。

换句话说,一点也不Cool,发到社交媒体,根本没有人点赞。

领克干脆跳出4S店的常规模式,在快闪店融入了当下的流行文化,店里有先锋艺术家的作品、买手推荐的单品和服饰等等。

用营造出来的生活方式,吸引价值观类似的群体进店,而这些也正是领克的最大潜客群。

领克的终极目标是,把4S店打造成“网红汽车店”,最好和网红奶茶店、咖啡厅一样,年轻人主动到店,完成拍照打卡一系列动作,然后一传十,十传百,最终成为一座城市的潮流地标。

除此之外,2018年3月份,领克02在阿姆斯特丹首发的时候,便把一场发布会开成赛博朋克风的夜店Party,又一次打开了大家的思路。

原来主打年轻定位的车型发布会还有这种玩法,在这之后,也在其他车企的发布会见到相似的路数,仿佛这不是发布会,这是一场耐克或阿迪达斯的新品发布会。

▲领克02的发布会

奥迪Q2L的发布会

▲和王阳明旗下品牌金銀帝國联名的雪佛兰尚·红系列发布会

关于车企的跨界营销,年轻人的回答是

既然领克把潮牌的套路玩得这么溜,我们特意租了一辆领克01去参加《YOHOOD潮流展》。

借此机会采访年轻人,面对铺天盖地的潮流化,他们对车企的潮流趋势有怎样的看法?


其实一番走访下来,这次采访的结果可以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年轻人弄潮归弄潮,在对待汽车这个问题上,还是比较“保守”的,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肤浅”。

归根结底,年轻人和其他年龄段的消费者一样,最注重的还是一款车的内在机械品质,比如安全性、舒适性、质量和燃效等等。

唯一的差异可能是,年轻人对品牌的时尚调性更高。

正如视频中那位老哥说的一样,潮流化宣传是加分项,但不是决定项,买车选来选去,最后还是选一辆有口碑的车型,这也是理性的消费市场体现。

不会说,看到某款车和自己喜欢的服装品牌联名,就掏出十几二十万买辆车,毕竟汽车仍然是价格不菲的大物件,还要用上好几年乃至10年,不是说穿一季、穿一年就换。

总之,想要车卖得好,车企的首要任务是把车造好,保证一款车的产品力,接下来才是在宣传上下功夫,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即使一开始夸夸其谈的宣传,骗到部分人的眼光和销量。但是经过一段时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汽车,照样会遭到市场的淘汰,舍“造车”逐“噱头”的方式,绝对不是长远的发展之计。

然而眼下有这么多款车,消费者却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接触,好车也怕巷子深。

一个好的宣传和广告,能让别人看一眼就记住,这才有看车、选车的可能。如果一直默默无闻,造出多好的车,最后也撑不到大卖那一天。

车肯定是要造好的,宣传也要跟得上,别说年轻人,这样的车,谁会不买单呢。

当然了,我是更愿意看到,汽车的宣传做得越来越新潮,把广告做得越来越有意思,让汽车少一点工具属性,多一点生活属性。

上周获“毒舌奖”留言共5条,如下: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最热促销

  • 4S店
  • 综合店
  • 港口店
北京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未上市
其他

本文相关品牌车系

趣图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