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汽车·试驾 (图/文:赵淼)今天的故事,要从1997年说起,那一年我7岁,世界上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比如我终于走出家门步入了小学的校门。但在遥远的西方还有另外一件事儿,源头要从我1岁的时候说起。
就在1991年,奔驰G诞生的第12年,奔驰突然发现G级的日常舒适性不能满足于普通消费者对豪华车型的期待,便开始与三菱共通研发一款可以替代G级(后来发现,奔驰G级是任何车型都不可取代的),同时均衡舒适性与越野性能的车,奔驰ML的雏形从那时开始出现。
后来随着种种我们都不知道的原因,三菱没有继续走下去,留下了奔驰自己一路研发,直到1997年,奔驰的第一代ML才与大家见面。彼时,主流豪华品牌都没有把心思放在SUV上,还在研究大排量发动机和行政级轿车呢,就像人们当时也没有囤房子的心思一样,奔驰ML成为了第一款中大型豪华SUV车型。
这一发不可收拾,后来又衍生出了美国人更喜欢的GL(现在的GLS)车型,这个暂且不谈。奔驰用一个车型开启了一个篇章,在过后的20多年里,豪华品牌相继推出了自家的SUV车型,形成的飓风刮到今天都没有刮散。
奔驰ML在经历了97年面世、2005年第一次换代、2011年第二次换代、2015年正式更名GLE之后,今天,我们迎来了一台崭新的奔驰GLE SUV,相比前面三代车型,眼前的这台GLE有一些属于这个时代的烙印,但我为什么在开头用了这么大段来介绍第一代奔驰ML呢?因为我在新车上发现了一些传承,这是奔驰的造车哲学,书写着这家130多年老店的成功之道。
车身侧面倾斜下去的C柱和隐藏式D柱传承了四代车型,像游艇般的设计让奔驰GLE优雅的行驶在路上,从容的一闪而过,能给路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经典设计的意义。
我接触了奔驰新一代产品序列几乎全部车型,2017年洛杉矶车展亮相的全新CLS、2018年北美车展亮相的全新G级、2018年日内瓦车展亮相的全新A级、2018年巴黎车展亮相的全新GLE,这些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看照片的时候会无法理解它的设计。我在CLS刚刚面世的时候也有这种不解,但是奔驰就是在用一件件小事来纠正大家的观点、甚至习惯。
比如我现在已经依赖于奔驰的怀挡设计,换挡操作比排挡杆方便了不知道多少倍;我也习惯了停车等红灯时深踩刹车启动AUTO HOLD的方式,开过奔驰之后,不管开什么车,都要潜意识的在停车的时候深踩一脚;设置在车门上的座椅调节键是当年为了避免刮到有钱人戴的手表而设计的,传承了近十年,让我在开别的车的时候,总是想不起来把手伸到座椅旁边。
这些非比寻常的设计,在让我们改变自己的用车习惯,就像支付宝和微信改变了我们花钱的方式一样,而奔驰对于新一代产品的设计解读也是如此:它们会改变人们的审美习惯,任何新鲜的事物看第一眼的时候总是奇怪的。
全新GLE确实要比照片里大很多,轴距比上一代长了80毫米,大大改善了第二排乘客的舒适性,当然,尊贵感也得到了提升。我们总是戏称车头像是一头“熊”,大大的进气格栅加上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下面的保险杠装饰像龇着牙张开的大嘴,这样的设计和全新奔驰G级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一天的试驾过程中,我大部分是跟着前面的车行驶,所以看到最多的有三点:GLE的尾部、眼前的HUD抬头显示和惊艳无比的内饰。
非常轿车化的尾部设计会让你感觉尾灯是从CLS上摘下来的,但相同的设计语言有不一样的设计细节,很明显,新设计在SUV上展现的更加饱满,配合上窄下宽的车身姿态,会有一种非常轿跑化的视觉感受,虽然奔驰没打算将这款车直接打造成轿跑车型,不过不难看出,GLE年轻了,要往更年轻的细分市场占份额了。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全新GLE上搭载的这套HUD显示系统是我目前为止用过最好的HUD,它功能全面且强大,三个区域可以单独设置显示内容,几乎可以替代方向盘后面的全液晶仪表,开车的时候几乎不用低头了,甚至连G值分布、车轮动力分配等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关注的信息都有展现。
如果你了解过奔驰G级和CLS、A级,你就会知道GLE的中控大概是什么样子的,两块12.3英寸大屏从驾驶位延展到中控台中央。值得一说的是,GLE采用的全新MBUX系统大大改善了之前的界面和操作步骤,融合了国内的微信、大众点评、高德地图等软件,让这款车变成了非常接地气的豪车。
可以说新内饰丝毫没有老款GLE的影子,一点儿都没有。与A级相同的新款怀挡杆设计让曾用于多款车型的电子怀档杆留在了记忆里。中控下方特意设计的两侧扶手是我最喜欢的配置,开车坐车手有地儿放,这不失为一种对越野表现有信心的态度。中央四个圆角矩形空调出风口让豪华的SUV车型增添了几分硬派,元素之间的碰撞达到了令我们大吃一惊的内饰效果。
第二排座椅除了空间变大之外,“老板座”的概念也愈发的清晰,毕竟这是一款百万级SUV,车主坐在后座的概率也是挺高的,所以奔驰给第二排座椅设计了类似于奔驰S级的电动调节功能,头枕、靠背和坐垫都可以电动调节,除此之外,右后座还有方便于老板的“老板键”,调节副驾座椅更加轻松。
插一句嘴,GLE 450只有一款车型,标配为5座车型,恰巧我们的试驾车选装了7座,经过我本人的实测,第三排无法正常乘坐,并且第三排也不是电动调节的,个人感觉还不如不加这个选项呢,想买7座SUV的朋友可以等等刚刚在2019年纽约车展上亮相的全新GLS,相信会有不错的综合表现。
在文章的开头我提到了一点:第一代ML的研发目的是要替代当时不太舒适的G级的,虽然自成一派,没有替代G级,但是越野性能是从骨子里带来的,我们有必要对越野性能进行一个专项体验,所以我们来到了一个轻越野场地,对于原厂胎来说,这样的场地体验可以对四驱系统有个比较综合的体验。
忘了介绍了,全新GLE采用了奔驰为GLE、GLS专门开发的MHA平台,新车共搭载两款分动箱。2.0T车型采用了比较传统的全时四驱系统,前后车轮的扭矩分配比固定在50:50,我们试驾的450车型搭载了一款全新分动箱,官方称之为“智能全时四驱系统”,新系统可实现前后轮0-100%扭矩自由切换,在动力的分配上更加智能,并且在公路行驶时更加节能,另外,扭矩范围也更加宽泛,可以承受更大的输入动力。
另一个传承多代的配置就是这套可调软硬、可调高低的空气悬架。调至越野模式,空气悬架从原始位上升,可达60毫米,调至运动模式,空气悬架从原始位下降,可达25毫米。在静止状态下,打开尾门调整至装载模式,空气悬架最低可从原始位下降40毫米。
在升高60毫米之后,GLE的通过性就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我们在V沟、交叉轴、涉水路面等等项目中均以轻松的姿态通过。既没有听到发动机的嘶吼,也没有感觉到车轮的打滑,可以说这套智能全时四驱系统可以非常迅速的控制没有附着力的轮胎,不去重度越野路面的话,90%的路都可以轻松应对。
MBUX系统中可以显示车辆的倾斜角和俯仰角,同时可以看到车轮转向的角度和四个轮胎动力的分配情况,在复杂路面上,这一个界面就可以轻松的了解路面上的情况,非常人性化,这也大大的提高了通过越野路段的安全性。
系统内自带的陡坡缓降功能可以实现2公里/时-18公里/时之间调速,驾驶员可以自己设定需要的下坡速度。
越野性能是GLE的传统优势,而公路行驶品质是奔驰的传统优势。
对于一款百万级SUV来说,公路行驶品质甚至要比越野性能更重要,毕竟车主只是用来城市代步,大多数人止步于轻度越野,走沙子刨泥坑都少之又少。所以,在公路上的表现尤为重要。而奔驰的这一点,也是我最喜欢的。
我开过很多奔驰车型,从20年前的E级到现在最新的GLE,每一款车都没有让你飙车的冲动。就像是枪炮声包围的“苏大强”,你用枪口对着我,而我却在点烟。
GLE 450采用了3.0T+48V微混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367马力,最大扭矩500牛米,电动机可短时间输出最大功率22马力,最大扭矩250牛米。在ISG(微混系统)的帮助下,车辆ECO模式下,车速高于60公里即可进入滑行模式,此时发动机停止工作,由电机来进行动力输出。
优秀的是,在滑行模式与正常行驶模式之间切换时,你不会感受到发动机的突然闯入或是突然离开,一切都丝般顺滑,毫无知觉。
官方给出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6秒整,但坐在车里踩下油门带来的感官反馈并没有这么快,顺滑的9速自动变速器和直列六缸发动机给出了一套完全符合豪华车的驾驶感受,在不经意间,车速已经到达了100公里/时,庞大的车身抵消了加速度对人的冲击,这种感觉更像是在驾驶一台S,享受车轮滚动的感觉,而不是轮胎与地面发出的声响。
在舒适模式下的悬架硬度给了我另外一番印象,恰好我坐在后座,感受了几个井盖和减速带,那空气弹簧的韧性是真强,也是真硬啊,有点儿让我意想不到。过坎的时候没有多余的震动,偏硬的悬架让我体会到了紧绷的底盘,但总觉得还可以再软一点儿就更好了。
一个遗憾:当全新GLE消息曝光的时候,我们就注意到了它的亮点,其中最亮的一条莫过于E-ACTIVE车身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液压气动来控制每个独立悬架的高度和软硬,从而实现了弹跳脱困的功能。很可惜,这个功能目前没有搭载在国内的车型当中,官方给出的时间是2020年,也就是明年,或许我们能看到带有E-ACTIVE车身控制系统的车型。
结语:我羡慕开奔驰的人,在我刚刚毕业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句话:“喜欢奔驰的人,都是活的明白的人”,我非常认同。我喜欢奔驰,因为有时候我读不懂它,不像其他品牌,有讲究操控的、有讲究速度的、有讲究设计的,奔驰不是不讲究这些,而是更在意一个整体。如果你拥有过一台奔驰就会明白,奔驰车型的整体架构非常繁杂,牵一发动全身,如果坏了去小修理厂是不敢修的,而其他两位友商的车就不一样了,这足以说明每一台奔驰在设计的时候是做了更充足的准备的。
回归到我们试驾的这台GLE上,它以一个全新的姿态来到人们眼前。换代车型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前代车型不认识它,很显然新GLE做到了,除了侧面线条的传承,车头车尾和内饰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相信这样的换代才是有意义的,有创新、有传承、有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个时代的消费者需要这样的车。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