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行业
凤凰网汽车>行业>访谈>正文

专题讨论:中国自主车企整体提升的路径

2013年10月18日 11:30:38
分享到:
来源:凤凰网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问:我这个问题是想问许思涛先生,刚才许先生讲了一个中国的GDP要将来控制在5%到6%咱们是可以接受的,刚才最新的新闻是,前三季度我们的GDP增长是7.7%,我想问的问题就是,其实我们的GDP每年都增长这么多,我们很多的中层人员并没有感觉到工资在增长,如果工资没有在增长的话,其实中国人的购买力是没有被完全释放出来,也就是许先生讲过,我们人均五六千到一万五的水平的话,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实现?

我另外想再问一个问题,许先生刚才讲汽车限购其实是很荒的事情,香港也是一个很小的城市,人口也很多,车也很多,它没有限购,但它的环保问题很好,交通问题也很好,中国政府其实在制定这些汽车限购,比如说北京、上海,广州现在也开始了,几个地方政府一起搞的话,我不知道是不是政府拍脑子的事情,环保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工业的环保,汽车尾气排放只是占空气环境的20%到30%左右,工业的煤炭其实占了50%以上,交通拥挤其实是可以从很多方面,政府的交通规划,道路的红绿灯设置都可以解决的。那如果是现在很多一线城市都搞汽车限购的话,我不知道会不会其他二线城市都会来参考,如果真是这样子的话,我觉得对汽车限购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尤其是对今天的主题——自主品牌,因为现在一个人只买一辆车的话,很多人都会选择买合资品牌,这样对自主品牌的车的销售会是很大的打击,我不知道许先生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建议给我们中国政府,谢谢!

许思涛:您提的问题很大,我觉得您很大程度上都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是这样,以北京来说,我们可以看北京,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北京其实很多的地方都是由于人为的因素把马路变得很窄,每人都占一块地方,其实这种现象是很多的在北京。

第二点,我们知道北京的路是非常地不合理,很多是产生人为的交通的堵塞,尤其熟悉北京的,比如说像在国贸这些地方,我现在有的时候跟朋友聚会,我都说我们在机场见面,因为机场大家索性都往外跑。我们知道宏观经济,如果经济不好的话,总的需求下降,总的需求下降的时候,我觉得我们的目的是增加总的需求。所以从这点来说,我不是说限购在房子和车这方面,这是最坏的政策,但是如果在政策继续进行的时候,出四万亿肯定是错误的政府,因为你这时候首先是应该把这些限购所取消,来释放需求。那四万亿已经给我们造出了很大的副作用,我们现在要慢慢怎么处理这个副作用?处理这个副作用的话,我觉得这个时候你不应该去打压车市,不应该打压房地产,因为它是帮助我们消化很大的产能,原来已经在过剩,这是第二个观点。

第三个观点,我们现在经济发展,我们知道如果我们从总投资,从50%,大家可以简单算算数学,如果投资占GDP从50%降到35%,降到40%,在未来的五到十年,你算算,其实只能是通过经济增长放缓才能实现,否则的话实现不了,你50%,从现在还没往下降呢,所以我觉得经济增长5%,6%,不是一件坏事,你刚才也谈到了,8%的GDP,不见得给我们带来更高的收入,因为8%的GDP是通过四万亿实现的话,带来的后果是企业盈利的损失,整个行业,像钢铁都亏损,那当然是很愚蠢的。所以我给政府的建议是这样,第一,现在你不要去打压车市,我就不说房市了。第二,刚才袁总所说的,通过智能化这种办法,其实很多办法都可以做,现在拼车都是非法的,这个政策应该取消,为什么拼车是非法的?但我知道政府为什么去限制拼车,大家都了解,我觉得我们有非常多的潜力可挖。还是回到刚才李总理所说的,为什么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其实我们中国经济跟别的国家经济有一个很大的优势,我们这里有太多太多不合理的东西,你只要把这些不合理的东西稍微去掉一点,马上对经济就是一个正面的影响,我就说到这儿为止,谢谢。

问:我提一个问题,我是提给陕西的袁先生,您刚才谈到了企业和汽车制造商,我们的竞争性就是要提供更多的提供更多的资源,您的公司其实规模不是很大,我们怎么样更好地使用资源,这些小的公司能够怎么样更好地利用一些资源,来和更大的公司进行竞争,能够更好地有效地来利用这样的一些资源,而并不是希望由一些更小的公司来制造汽车?

袁宏明:我觉得你提这个问题,是不是我刚才发言的时候有些东西没有说清楚,我谈到的后市场,谈到的新能源,或者是智能化,我觉得应该是涉及到所有的领域,举个例子后市场,我们现在关注后市场这块,因为有些具体的业务我没说,买一个车到最后报废,大概用油是三百万到四百万,就一个车买完到最后报废,这个油大概是三百万,这是哪个行业?这是化工行业。重卡从购买到报废,大概需要近百万的轮胎,我们一个车从下来到现在,我们可能给公路、交通部门,大概这块的费用是几十万。所以这个资源整合呢,通过资源整合,我觉得可能对一个企业来说,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大,我们还是坚持主业突出,因为有些行业和我们关系不是特别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产品,把这些产业链上的东西,来围绕我的车,我车是个平台,我可以用这个平台给我们所有的产业链上提供一个服务的机会,提供一个盈利的基础,我觉得是这样的。所以和大公司的合作,我不反对这个,其实刚才谈到的我讲了一点,我希望我们能够有一些的合作,这个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种的合作必须是和我的战略保持一致,是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前提下来实现这个目标,我不知道我的回答对不对,谢谢!

主持人 李杰:好,感谢袁总,由于时间的关系,按照时间规定,我们基本上到了该结束的时间,关于中国自主车企整体提升路径的话题,应该说非常沉重,大家也非常兴奋,可能会有很多的问题想咨询我们在座的各位嘉宾,论坛结束后大家可以追逐他们。从今天几位嘉宾的发言中,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归纳,从他们的观点来看,探索自主车企整体提升的路径,主要从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就是要把产品做对,无论是先期的简单的模仿,还是随着市场的发展,需求的不断的变化,包括像新能源车这样的产品怎么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一定要把产品做对,不要碰运气。

第二,就是用正确的方法把产品做对,刚才几位都提到了,产品生命周期这么一个概念,那么就是要严格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合理的商品诞生流程,以及高效的协同机制。

第三,就是重视集团客户的培养和维护,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建立品牌归属感。

第四,就是重视汽车后市场,这是现在乃至未来我们的车企和我们的经销商获利非常重要的一条渠道。

再有就是创新,一个是产品解决方案的创新,还有营销模式的创新。

最后一点就是能力为本,不断提升造车的经验,从逆向开发转向正向开发,形成核心的竞争能力。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四位嘉宾的到场,也感谢在座朋友的光临,谢谢大家!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上一页1234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文章导航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