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来自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消息称,“三包”政策已进入深入研讨期,并正着手制定可操作的细则规范,有望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公布。在中国汽车业已经持续十年增长的态势下,以保证消费者权益为目的的汽车三包规定至今尚未出台,之前曾有多次传言要出台但最终不了了之。因此,业界对于该政策能否顺利出台仍持观望态度。
作为汽车消费者权益保障的法规依据,“汽车三包规定”要出台的消息已经传了七年之久,至今仍处于待产阶段。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不断加速,消费者维权的案例越来越多。举证难、鉴定难、索赔难成为消费者汽车维权路上的最大障碍。而三包规定的缺失,使得消费者索赔无门、维权举步维艰,汽车投诉也呈逐年上涨趋势。
盖世汽车网此前针对汽车“三包”政策进行的业界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业内人士中绝大多数人认为,多年来一直悬而未决的汽车“三包”政策应2011年尽快出台,刻不容缓。
但是,“三包”政策的出台确实有其复杂性。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看来,三包出台有两个难点。一是它涉及厂商、经销商的利益和责任划分问题,在具体实施层面容易出现责任推诿和缺失。更重要的是,缺乏汽车检测标准和汽车问题技术鉴定。目前国内的汽车鉴定机构数量不多、费用高昂且程序复杂。当汽车发生质量问题时,如果由生产企业自行进行检测鉴定,很难保证客观与公正。这就需要一个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权威认定。而具备这样性质的第三方机构一直没有相关部门进行管理。
除此之外,即使“三包:政策出台之后可以明确修理更新退货责任,但汽车行业是否具备成熟的流程和心态来实施,也是个未知数。“我认为汽车企业根本没准备好,汽车经销商也没有准备好。”苏晖认为,目前经销商还停留在只负责卖车的阶段。而整个业界自厂商到经销商都还没有意识到消费者维权的重要性和严肃性。“真的出现问题是否能包退、包换、包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经销商对于“三包”政策出台后如何执行,仍感到担忧。一位经销商负责人表示,汽车产品不同于家电等产品,其上万个零件来自于不同的配套厂,且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情况也非常复杂。实行“三包”,对汽车生产厂商的要求非常高,而对于直面消费者的经销商来说,操作、执行起来仍有相当大的难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则表示,汽车“三包”规定主要以汽车生产企业为责任方不涉及经销商。作为销售的终端,经销商会按照三包制度来进行具体的执行。待“三包”政策出台之后协会将要求经销商按照“三包”的要求为消费者进行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