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惯了汽车的人,让他骑车,太累,让他打车,不方便,挤公交地铁,不舒服,这就需要为他们开辟新的选择,引导他们少开车。”九三学社的朱良委员建议,错开公交车的档次,增开公交化班车,引导驾车人绿色出行,缓解交通拥堵。
“上班路程超过10公里,人们开车的意愿就会变得强烈。”朱良委员说,在他看来,由于北京人口分布结构,很多人在郊区居住而在中心区上班,想要减少这类人开车上班的次数,就需要为他们提供新的替代方式。
朱良委员建议在低价拥挤的公交地铁与高价舒适的出租车之间,设立一种过渡的公共交通方式“公交化班车”,为长途上班族提供新的上班选择,引导他们绿色出行。
按照朱良委员的设计,公交化专线班车确保一人一座,线路设在城外大型居住区与城中心的商业密集区之间,城外站点可设在居住区内的路边,城内站点可设在一些大型写字楼院内,上班期间由城外向城里开,下班期间由城里向城外开。必要时可走公交车专用道,方便上下班又不干扰道路交通。
“公交化班车”车型要有一定档次,让乘客感觉到与自己开车相比,舒适度下降不多。“班车上坐多少人,就能减少多少辆车上路。”朱良委员说,班车收费采用按站计价,绕行里程和等候时间不计价。价格应低于单人开车的成本。假如定价在每公里0.4元左右,上班人感到比开车省钱,就会愿意乘坐。
朱良委员提醒,“公交化班车”一定要避免“小公共化”,使之成为有效缓解上下班拥堵的补充措施,而不是盈利手段。应采用公交化的模式,由政府监管,必要时进行适当补贴,大型企业统一运营。
政协花絮
提案交流掀热潮:从屋里聊到屋外
“你看看,委员们交流提案的热情多高,在会议室里讨论得还不够,一直聊到了屋外。”在15日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分组讨论的休息时间,工会组委员张锦笑着指指门外。只见刘宝玲、李善琨和于凯等几位委员站在门口,正就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的提案进行热烈讨论。主持人张东升委员表示,提案交流从会场里延伸到会场外,说明这种提案交流方式的创新在去年首次把提案交流活动纳入全会日程后,今年首次拿出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进行“专场”交流,得到了委员们行动的认可。
手机报温馨提示:低碳环保
早8时,参加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张毅委员的手机“叮咚”一响,“请您关注天气变化,今天晴转多云,微风,零下1℃到零下9℃”。“大会每天都给我们发天气预报,提醒我们注意身体,真的很温馨。”张毅委员说。
不仅如此,从14日大会开幕起,每一位政协委员、上会记者都会收到“政协手机报”,包括活动日程、活动内容、会议简报、动态消息等。这是市政协全会历史上的第一次。
“每天开会、工作很忙,一天下来脑袋晕晕的,这个手机报可解决了大问题,每天的日程安排、通知、提案提交时限,甚至委员电脑出了问题找谁修都通过短信发送,根本不担心错过大会的重要活动。”张毅委员对“政协手机报”赞不绝口,“以往开会,小组秘书会通过口头,或者是发纸质文件通知事项,这次用手机短信,不仅方便快捷,还低碳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