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虽然经过两年超高速增长,中国汽车市场今年开始回归理性,但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吸引力还是让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不得不青睐有加。
2011一开年,各种新合资案例就纷纷出炉。其中,有过去错失中国市场现在加码前进的,如捷豹路虎、斯巴鲁;有在中国发展多年欲借新合资关系谋求更多市场份额的,如标志雪铁龙;还有过去合资关系不太顺畅今年准备彻底厘清的,如北京奔驰。
不论哪种合资意图,外方都是为了在需求旺盛的中国车市分得一杯羹,而中方也有意借此机会取长补短。同时随着中方在此轮合资中越来越明显地掌握了话语权,眼下的车企中外合资有了不同以往的味道。
近几年,中国车市用令人刮目的增幅回报着早期那些冒险合资中国的跨国巨头们,并用“得中国者得天下”的事实证明了他们的“先见之明”。
尤其金融危机以来,依旧强劲增长的中国市场,让很多失意欧美市场的巨头们在中国意外上演了“春天的故事”。奥迪、通用等用可靠业绩证明,中国能成就一个豪华车品牌的国际地位,甚至可以成为一个破产企业的救命稻草。
于是,从两年前开始,那些曾经失意中国市场的,曾经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错过中国市场,甚至曾因固守个性而坚持进口的跨国汽车公司们“幡然醒悟”,加速跑步进入中国,用颇为积极的姿态争取在中国的合资。
近期,包括标志雪铁龙(PSA)、斯巴鲁、捷豹路虎等在华合资的消息沸沸扬扬,不同类型的合资项目纷纷铺开。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汽车业的中外合资,有着明显区别于第一轮的特色,即中方开始相对强势。究其原因,一方面2009、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救了不少跨国巨头的“命”,另一方面中国区的业绩明显与全球其他市场的业绩拉开了距离,使越来越多的跨国汽车巨头再也无法抗拒这个市场的巨大诱惑。
随着海外车企对中国市场的渴望,中国排名居前的汽车集团身价倍增,常常出现多家海外车企欲嫁一家中国汽车集团的事。更多业内人士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现在中国合资门槛已经提高,小型车企获得合资准生证的概率微乎其微,只有傍上中国前四大汽车集团才能使获得准生证的概率大增。
如果说早期合资,主要是跨国公司在中国找“媳妇”,现在的合资则是跨国公司要在中国找牢靠的“丈夫”——谈判资本已非从前。菲亚特要出技术、出发动机帮助广汽构建自主品牌,PSA则要拿出最新轿车车型“攀亲”长安。即便是奇瑞、长城这样的自主品牌,也放出话来,要“以我为主”。
合资第二春正在上演,最终结果能否是“终于赶上这一波”还没有定论,但能肯定的是,随着越来越多海外汽车巨头的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火拼将更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