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沟通不畅
在锦湖轮胎事件愈演愈烈的同时,为了消除不利影响,锦湖轮胎在3月21日对外宣称已经免去了三位当事责任人的职务。经记者调查得知,这三人分别是天津锦湖轮胎公司总经理、生产部部长和品保部部长,且均为韩国人。
据记者了解,在2011年年初,锦湖轮胎更换了大部分管理层,现在的中国区总裁李汉燮就是1月份刚刚上任的;同时,锦湖轮胎的公关负责人长期空缺,导致消费者反映的质量问题很难得到韩国高层重视。
对此,赵华桥表示:“目前我们公司内部正在积极工作,收集必要信息,并与各方紧密合作。”
“在锦湖,先前科长级别(包括科长)的人大部分都是韩国派驻人员,今年开始他们打算缩小这个比例。”上述人士称,在将中国作为重要目标市场之后,主要定位在中低端轮胎市场的锦湖已经意识到了上述不足,2010年锦湖轮胎还曾组织了一批记者、消费者前往天津工厂参观。
而据熟悉南京锦湖轮胎的业内资深人士透露,南京锦湖工厂属于合资公司,韩方虽然占70%以上股份,但南京锦湖总经理黄国忠是中国人,管理上“很强势”。该资深人士称,“而天津锦湖属于韩方独资公司,韩国人占据了所有主要岗位,这虽然能提高效率,但管理上缺乏制衡、本土化不够成为天津锦湖管理上的先天不足。”
此外,上述资深人士还表示,锦湖轮胎的母公司韩亚集团,涉及行业众多,而金融、银行、航空等产业在韩亚集团中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轮胎行业,所以,与其他一些专注于轮胎行业的企业相比,锦湖在轮胎工艺上的积淀也并不深厚。
暴露于阳光[综述 图片 论坛]之下以后,锦湖轮胎未来究竟将走向何方尚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国家质检总局对其抽样检查的最终认定结果出来之前(天津开发区质监局称最终认定结果将在两周内公布),锦湖轮胎还要战战兢兢地等待着。那在这之后呢?
资料链接
什么是返炼胶?
炼胶是轮胎生产中的一个工序,即将橡胶、炭黑、硫化剂、促进剂、防老剂等原料混在一起,在炼胶机里炼制,成为混炼胶,进行质量检验后,用于下面的生产工序。检验不合格的混炼胶,作为原料按比例掺到下一次炼胶中,这些不合格的混炼胶,就叫返炼胶。
我们需要怎样的监管?
王永强
在锦湖轮胎中国区的管理混乱和沟通不畅问题被曝出的同时,此次“锦湖门”事件中,国内质检部门也被推至风口浪尖。
在天津调查期间,《中国经营报》记者自下而上地询问了天津开发区质检局、滨海新区质检局、天津市质检局及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人士,但得到的答复几乎一致:化验结果尚未出来,国内又缺乏相关标准,针对锦湖轮胎于3月21日对外公布的召回方案,截至目前尚等待批复。
确实,对于轮胎的耐磨性和耐久性的实验测试需要时间,但锦湖轮胎正在被1000万辆汽车使用,消费者的利益再次被排在了“监督标准缺失”和“需要实验结果”之后。
至于下一步的轮胎召回措施,汽车业内专家贾新光表示,质检部门虽然面临产品检验设备和资金上的实际困难,但目前的检验程序和未来监督方式都可以更合理:当下,质检部门检验的轮胎产品主要来自于企业“送检”,而不是质检部门到市场上去“抽检”,这样的检验结果显然有失公平;未来,如同“瘦肉精”检测不可能一头一头猪挨个化验一样,重视消费者投诉,发现投诉后立即启动调查反馈机制才更为合理。而抽检和重视投诉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现在的问题是,消费者的投诉热情要被调动,至少应让其投诉得到反馈。如果不能从制度上建立起一整套细则,公众投诉之后得不到回应,漫说权益却无法保证,甚至连进展都无法知晓,眼巴巴等待一个调查结果,相关部门的“权威”怎能得到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