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乱收费,多年顽疾无法根治。近日,新华社调查了广东高速公路乱收费现象,主要手段包括闷声发财、巧设收费与超期服役三种。广东省交通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前几年就联合发布《公路收费站收费年限公告》,公布该省76个经营性公路收费站和173个政府还贷公路收费站的收费年限,74个省管非经营性收费站的还贷期限,情况令人担忧:预测还贷期超过30年的有33个。
高速公路乱收费原因有二:
其一,公共产品不合情理的商业化,为高速公路收费提供了坚强的理论支撑。
收费公路在发展经济的名义下泛滥成灾。短期内建成高速公路网能显著提升当下GDP,及未来物流、人流的效率,并拉动汽车等相关产业,这成为建设高速公路的理论基础。
我国政府财政无法支持在短期内建成高速公路网。截至2008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6万公里以上,以最保守的每公里4000万元人民币计,就需2.4万亿元人民币。高速公路投资只能从市场融资,主要投资方包括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下属投融资平台,及民资、外资、银行等,都要求投资回报,高速公路惟一投资回报就是随运营权而来的收费权。据交通部发言人何建中今年3月公布的数据,自1984年国务院出台“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后,公路网中 95%的高速公路、61%的一级公路、42%的二级公路都是依靠收费公路集资建设的。
作为公共产品的公路不仅商品化,还实现了资本化。以首都机场高速为例,由北京市交通局利用财政资金和部分银行贷款建设,总投资11.65亿元,其中银行贷款7.65亿元,从1993年开始收费。但收费3年多后,机场高速被转为上市公司在香港上市,同时重新核定30年收费期限。至2005年底,已收费32亿元,当时估算剩余收费期内还将收费90亿元。上市后,高速公路摇身一变成为上市公司主要资产,停止收费相当于公司垮台,收费高速公路成了金融化后的生财捷径。流风所及,各城市收取进城费等咄咄怪事层出不穷。
其二,不透明的财务状况,是高速公路收费不止的重要原因。
不透明的财务状况给浑水摸鱼者带来获利良机。围绕高速公路形成牢固的既得利益集团,官商贪腐层出不穷;而国有公司人浮于事,吃大锅饭滋味十足。仅举一例就可见国有部门效率之低:沪杭高速在2002年民营化以前,养路费用每年耗资2亿多元,接近全年收取的过路费总额,民营化后,养护费用下降到此前十分之一,每年不到2000万元。收费公路要养活多少人,要为政府公司提供多少红利,由此可见一斑。
政府将高速公路商品化、资本化,是高速公路收费屡禁不止的关键;而高速公路建设与收费财务状况不透明,是高速公路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关键。而与此相对的是,农产品价格中,流通成本已占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成为食品价格上升的重要推手。2007年,世行专家明确表示:中国高速公路通行费较高,而且中国的通行费可承受性是世界最低的几个国家之一。
要为收费公路找理由,永远收费都找得到理由,但没有公共概念、没有财政公开的理由,全都是忽悠。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今年承诺,我国公路将实行双轨制,“非收费公路体系”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96%以上,“收费公路体系”约占全国公路里程不到4%,体现的是更高品质的公路服务。但有心人马上发现,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占全国公路不到2%。换言之,至少包括全部高速公路,永继收费已成既定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