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规模一直是中国汽车企业最重要的追求,然而,规模做大并非简单得只要多投资,一味扩大产能就能如愿以偿。有企业一直不遗余力地做努力,钱没少投,规模却并没有相应扩大,甚至还因此背上了沉重包袱。相反,我们很少听到上汽扩大规模的豪言壮语,但上汽的规模发展最快。“十一五”期间,产销量连破200万辆、300万辆,去年达到358万辆,无可争议地成为国内汽车企业的No.1。
上汽不以扩大规模为第一要义,反而把规模做大了最大,是否值得业内研究研究?
有人说,上汽的发展得益于合资早。不错,上海大众的确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合资企业,但前后脚成立的其他公司,命运却大相径庭;并且规模最早突破百万辆的还不是上海大众,而是成立很晚得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海通用。
至今,上汽所属合资企业只有3家,在国内大型汽车集团中,合资企业数量仅比北汽多一家,但全国产销量过百万辆的三家企业,全部集中在上汽,这仅仅是偶然,还是必然?这就向我们提出一个思考:合资企业是不是建立的越多越好?
上汽的规模扩大,很大程度来自联合重组。兼并重组的确是中外企业扩大规模的一条快捷途径,在中国也一直为汽车管理部门所提倡与鼓励,然而中国汽车业的兼并重组不仅进展慢,而且效果大多不理想。进展慢的原因是中国市场太大,且增速太快,大小好坏企业都能找到生存空间,劣势企业不愿意被重组;而重组效果不理想,则是因为重组企业间并不具有互补优势,重组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张规模。
反观上汽的联合重组,目标主要不是为扩大规模,而重在优化结构。上汽与柳州五菱的重组,一是为了弥补产品结构上微车这条“短腿”,二是在广西建立“桥头堡”,拓展西南市场。上汽还特别拉上合作伙伴通用汽车,不但补充了资金,也取得了技术和开发体系方面的支持,可谓一举三得。上汽通用五菱挂牌成立后,上汽依然重用原五菱的管理人员,使企业兼具三方优势,短短8年,就成为全国首家突破百万辆的单一汽车企业。
与南汽的重组,就更不是贪图原南汽的销量与产能,虽然客观上起到了扩大规模与增加销量的效果,但最重要的目标是奔罗孚的知识产权去的。历史原因,当年上汽与南汽分别购买了英国罗孚的部分知识产权,因而两家的开发能力都不完整,这不仅影响两家自主开发能力的形成,还会形成同门竞争。两家重组,将两股力量集中起来,可以加快研发能力和自主品牌的提升。在这件事情上上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长远看,这一付出是值得的,这也看出上汽决策者的眼光。
当然,上汽最瞩目的成绩是自主品牌的发展,其自主品牌乘用车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3年销量达到16万辆,去年增幅达78%。尽管从目前看,自主品牌轿车销量在上汽集团总销量中所占比例还无足轻重,但决定企业前景的并不是一时的销量,而是长远的发展能力。上汽的自主研发基础扎实,具有很强的体系能力,产品能快速研发与投放。他们推出的第一款车型荣威750,虽然是原型车,但随后来的550、350,都是深度开发。不像一些企业,往往推出一款车型后,便“后续无车”,处境十分尴尬。目前,上汽自主品牌整车和动力总成,已成系列化,7大产品平台,30多款车型品种,可覆盖B级到A0几乎所有主流细分市场, 2015年销量目标将突破70万台。
国内自主品牌,普遍由低端起步,虽然能迅速占领市场,但向上发展的阻力很大。上汽收购的罗孚,是国际公认的高档知名品牌,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上汽把其最重要的软硬件,包括研发机构和网络渠道,特别是把最主要的工程师全留下来了,使研发没有中断,并形成了上海、英国、南京三大技术中心,迅速形成高档车研发能力,使上汽自主品牌能从中高端起步,上汽自主品牌的中高端路线得到了公认,品牌形象摆脱了低端的阴影。
此外,上海与通用汽车联合建立的泛亚技术中心,对上海通用,包括上汽五菱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至观重要的作用。泛亚是合资企业在华建立的第一个整车研发机构,也是迄今合资企业在华建立的唯一真正意义的整车研发机构。是不是可以说,上汽与通用汽车的合作,最能体现当年中国政府提出“市场换技术”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