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程远:让"车改"走味 是阻挠公车改革最损的一招

2011年05月11日 16: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两会上引起人们热议的公车改革问题,因上海车展的火爆而冲淡,最近安徽省电力公司大量购车分配个人事件的曝光,又将其重新纳入了人们的视线。

4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专项治理电视电话会议,并成立该项工作的中央领导小组,监督检查各地落实情况,显示了中央这次改革公车的态度和决心。看来拖延了17年之久的公车改革,有可能不再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说说而已”了。

公车改革17年之所以停留在“纸上谈兵”,原因在于“车改”触及到当权者多年的既得利益,他们从内心是不赞成的,这些“受损人群”不仅面大,而且都是大权在握。

阻挠这项改革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常规武器”,就是拖着不办,你说你的,我干我的,“笑骂任你笑骂,好官我自为之”,公车消费自然而然就“万岁”下去了。

另外一种更为恶劣,就是把“车改”变成又一次捞取私利的机会,他们把给自己的补贴标准制定得高高的,通过车改得到的好处比不改多得多,老百姓感到这种走味的“车改”还不如不改,车改自然就流产了,像最近被媒体曝光的安徽省电力公司就是如此。

据媒体报道,安徽省电力公司借“车改”之名,为300名副处级以上干部配备自驾车,标准由原先的旗云、瑞虎,提高为帕萨特[综述 图片 论坛]凯美瑞[综述 图片 论坛]迈腾[综述 图片 论坛],市场售价大都在20万元左右,配备范围比原先公车扩大了数倍,而且办理“车辆的一切手续费用皆由公司负担”。更为过分的是,公司还要承担“车辆折旧费、购置税、保险费、管理费、车船税、年检费等总价不少于6.2万元”的支出,连车辆使用中的交通事故、年审等费用也由公司“统一办理”,用该公司职工的话说,真可谓“体贴入微”。该公司总经理吴平还美其名曰,这项所谓“改革”,“减少了驾驶员的配备和降低了成本”,“是车改的有益尝试”!

我们的理解,公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公款消费,减少浪费和滋生腐败的土壤。但是这些单位的做法则恰恰相反,车改成为他们变本加厉,大搞腐败的机会与借口,使他们侵吞国家资产的行为合法化。这是给车改抹黑,老百姓自然认为,与其这样“车改”,还不如不改。对这些“官员”来说,不改“正合朕意”了。反正改与不改,横竖他们都占便宜。

现在公车改革还面临一种尴尬,就是老实人吃亏,如果谁家老老实实搞车改,肯定谁的利益受损失。如同前些年北京事业单位医疗改革,事前大话说了很多,拖着不改的最后还是不了了之,至今还在享受“公费医疗”的好处,而听话的动手改了,也退不回去,显然是听话的吃亏了。

排除那些成心给车改抹黑添乱的,现在很多地区和单位之所以按兵不动,一是想观察其他地区和单位的做法,想从中找一个本单位最不吃亏的方案;另外也有侥幸之心:中国的事情往往是虎头蛇尾,拖一拖也就过去了。这其实是在考验中央是否要把车改进行到底的决心。

从中央召开专门会议并成立领导小组来看,这次是下了决心的。为了消除“先改吃亏”的顾虑,应当确定一个全国统一实行的限期,不管方案什么时候出台,都从同一天开始执行。这样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早改的不吃亏,拖着不改,过了期限的,不仅占不着便宜,而且要受到一定处罚,至少能像武汉公务员退回不合理补贴一样,各地就都会积极起来。当然,最好是中央能拿出一个大体一致的标准,以避免有些地方,像安徽电力公司这样,利用手中的权力,借车改之名,将自身利益最大化,败坏车改声誉,车改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否则再有个17年,车改也许都不能完成。(作者系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总监程远)

[责任编辑:liushan] 标签:公务车 公车改革 车改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