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又涨了,出租车价是否要跟着涨?在北京,交通部门已经把油价上调对出租行业的影响、出租车经营情况、油耗情况等上报市发改委,发改委据此结合行业情况、整体价格水平、油价上调情况等进行测算(2月21日《新京报》);广州市也拟召开听证会提升出租车起步价(2月21日《南方日报》)。
油价上涨,司机运营成本增加,涨价似乎天经地义。但需要注意的是,司机运营成本除了油费支出,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支付给出租车公司的“份钱”。将油价上涨的成本通过涨价的方式“转嫁”给消费者,不是不可以,但有个前提,就是:司机支付的其他成本(主要是“份钱”)是合理的,涨价是消化成本上涨的唯一方式。如果事实是因为“份钱”不合理等原因加大司机成本,为保证司机收入,出租车定价已经超出合理水平,那么,再将油价上涨成本完全“转嫁”给消费者,就是不正当的。此时,减少出租车公司“份钱”,以此降低司机成本,才是正途。
“富了公司,亏了国家,苦了司机,坑了百姓”,这些年,出租车管理体制一直饱受诟病。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看到多少改变的迹象,百姓打车费的相当一部分流入出租车公司腰包。未来,出租车管理体制必须改变,通过放开出租车市场,让司机和国家“对接”,减少公司一道“盘剥”,国家、司机和百姓都将是受益者。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支付一部分钱“养着”出租车公司,是百姓不得不接受的选择,但这不意味着让他们支付多少都是合理的。我注意到,这几年,油价一涨再涨,政府向司机支付巨额补贴,打车百姓交着燃油附加费,但出租车公司“份钱”坚挺,从未下落。一个不是通过市场竞争脱颖而出,而是靠垄断旱涝保收的行业,它的利润应该维持在怎样的水平?目前又是什么水平?这些问题不搞清楚,油价一涨国家就补贴,就让百姓掏腰包,恐怕不是个办法。
《南方日报》报道说,对于出租车涨价,记者随意走访的10个市民中,100%答复“不能接受”。在此之前,春节前微博上关于“年初一起广州的士起步价调整至10元”的消息也被疯狂转载,上千网友留言表示惊讶,很多人表示“不能接受”、“这么贵的车打不起”。部分人“不能接受”,当然不说明涨价一定不合理,但“这么贵的车”毕竟是相当部分百姓的感受。如果有关部门论证的结果是必须涨价,那么,向百姓提供出租车公司利润等信息,可以让他们对涨价发自内心地认可,而不是有抵触情绪。
将百姓对出租车公司的“付出”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这是现阶段所能实现的“相对公平”。在确认“相对公平”实现之前,且慢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