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限购半年报:破解“大城市病”(4)
大禹治水何以成功?就在于他改变了他的父亲鲧“堵”的方法,而改为对洪水进行疏导,并最终获得成功。
这则古老的传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解决问题之道在于疏而不在于堵。
而被称为“史上最严厉治堵措施”的北京限牌政策,目前已面临调整,甚至退出的尴尬。国内其他城市的治堵政策,也大都围绕“堵”字下工夫,但从结果来看,效果并不明显,拥堵依然在持续。
其实,分析城市拥堵的根源,不外乎私家车数量的激增,公众交通及配套资源供应不足,城市路网的规划布局缺乏科学性、战略性、前瞻性、协调性和政府对城市交通缺乏有效管理等。但问题是,城市拥堵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个原因可以造成的,这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因此,“治堵”不能仅靠一刀切的“堵”,限制购买只会抑制一时的需求,反而会为将来的政策调整带来潜藏的反弹风险。
目前,为了治堵,大举修建地铁成为城市建设的一股热潮,目前已有20多个城市的地铁正在运营或修建,而申请修建的则更多;更多的城市则是大力提倡公共交通出行,不过,虽然有极少数城市规划有公交专用路线甚至公交快速通行路线,但该路线仍然在高峰拥堵时段被堵死,地铁则陷入人海之中,上下班高峰几乎变成“沙丁鱼”车厢;而要重新规划建设城市路网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使是在这一块做得领先的上海市,也一样面临拥堵之苦;此外,单双号限行、尾号限行、收取拥堵费、提高中心城区停车费等措施,也在多个城市轮番上阵。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人们选择一种交通方式,一般会考虑三种主要因素:一是费用上是否经济;另一种是时间上是否经济;第三则是效益上是否经济。
那为何在城市已难承拥堵之重,汽车甚至跑不过自行车,汽油费、停车费等养车成本越来越高之时,中国的汽车消费依然如此火爆?根源在于,我国的公共交通在舒适性和便利性上存在极大的差距,公共交通对自驾车的替代性太差。
不过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值得关注。诸如每到春节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北上广深等城市就会迎来难得的道路畅通情况,这是因为大批的返乡人员给城市交通贡献出了空间,人去城空,交通自然通畅。
非均衡发展的经济政策促使人流、物流、钱流不断向中心城市集结,虽然“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中心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和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并转化为中心城市不得不面对的压力。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485909
1近期上市配2.0T动力SUV 自主极 -
314297
2将上市小排量SUV前瞻 高效环保新趋 -
168081
3铃木新款VITARA9月上市 定位小 -
150476
4凤凰试驾东风本田全新CR-V 科技升 -
145750
52017款奥迪A6配置曝光 或减重1 -
141357
6试驾奇瑞路虎揽胜极光 不同仅是尾标 -
116350
7广汽传祺GS4北京上市 售9.98万 -
104859
8上海车展十大超炫顶级豪车 有钱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