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车企在华“过桥抽板” 国内如何反击
加大投资、增持股份、频频收权——跨国车企在华“过桥抽板” 国内如何反击?
跨国车企正在用全新的目光审视能为其带来巨额利润的中国市场。加大投资?这是必须的!增持股比?这是必要的!收回权力?这是肯定的!最近,从大众到奔驰,再到通用,跨国车企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收权”运动。可以预见,跨国车企将全面“逼宫”,置合作的中方于何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毋庸置疑就是要在中国市场获取利益的最大化,其它一概不在话下。
案例
大众轻松增持股比
将一汽大众股比从40%增持至49%,这或是大众今年最大收获,尽管这增加出来的9%是落在大众,又或是奥迪上,还未有最终定论,但增持是毫无疑问的。一汽大众虽不是国内销量最高的企业,但向来是“利润奶牛”,2010年,一举超过220亿元。9%股比变更不能没有改变双方的控股关系,但大众每年能额外获得接近20亿元的收入。在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欧元疲软的今天,20亿元人民币可做的事情远比以往要多得多。
此次股比转换,一汽几乎是“未抵抗便投降”,主动将9%的股比送至大众手中。“大众是最不吝啬将最先进的技术和车型导入中国的车企,但同时也是对话语权毫不妥协的品牌。”一长期从事汽车市场研究的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大众在中国是左右逢源,上海大众的存在,是大众与一汽博弈的最大砝码!一汽之所以屈服,是因为想获得更多的车型与技术。”
奔驰就是要话事权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奔驰不是蝉,更不是螳螂,这一次他的目标是要做黄雀,欲将北汽和利星行一并拿下,事实上,他也正是这么做的。现在回头看犹如闹剧般的“渠道之争”,很难想象奔驰只是一个看客。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没有推手在幕后推动,渠道整合的秘闻压根不会曝光在光天化日之下,“这一推手只能会是奔驰,因为奔驰是最终的受益者”。
与奥迪不同,与宝马相似,奔驰是进口车占主导的豪华车品牌。不过,长时间以来,奔驰中国没有获得相应的话事权,北京奔驰处处与之针锋相对。话事权,绝对的话事权,这是奔驰最迫切需要的东西,“北京奔驰难以抵抗,此次奔驰势在必得。”一奔驰内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策略
外资纷纷踢开代理商
如果说合资车企寻求的是扩大股比,进口车品牌选择则是纷纷踢开代理商,成立独立的销售公司作为中国市场总代理或总经销商,攫取进口车大部分利润。作出如此举动的除宝马、奔驰之外,还有沃尔沃、劳斯莱斯、兰博基尼、法拉利等,甚至连小众品牌的路虎、雷诺、阿斯顿·马丁也不例外,纷纷在华成立全资子公司,掌握在华销售权。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虽不地道,但符合商业逻辑,中国汽车已非十年前封闭的市场,虽然仍受政策影响,但市场竞争机制已经建立起来,只要找好切入点,导入合适的车型,不难在中国立足,没必要再找一个代理商来开拓市场。
角力
双方进一步加大投资
与增股、收权相呼应的,跨国车企还不断加大投资扩产。年初,大众汽车宣布中期计划内江在华产能提升至300万辆,奥迪将在华投放所有旗下所有车型;上海通用则扩建沈阳基地,2015年将以150万辆为销量目标提供产能支持;东风有限则在中期事业计划中表示,2015年在华产能提升到230万辆;而福特汽车也宣布至2015年投放15款全新车型。
长安福特一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远来看,中国汽车销量仍会持续攀高,其极限会是2500万辆,甚至更多。明年随着新鼓励政策的推出,汽车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他还说:“长安福特错过了2008年,但不会错过今年和明年,只有现在大胆投入,才会有三四年后的收获”,“不仅我们如此认为,通用和大众也是持相同看法”。
相关链接
自主品牌有点HOLD不住了
与跨国车企“逼宫”相对应的,是中国自主品牌的举步维艰。据统计,今年1~7月,我国汽车销量突破了1000万辆,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52.34万辆,同比下降1.03%,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06个百分点,是受冲击最大的群体。在夹缝之中成长起来的中国自主品牌,“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是业内专家对其一致的评价。近两年来,其“低价取胜”的发展模式,也遭遇到了品牌的天花板。
从去年开始,包括奇瑞、长城、吉利在内的自主品牌再次高举“开拓海外市场”的大旗,并收获颇丰,但这难以掩盖国内市场全面败退的窘局。自主品牌并不甘愿做配角,但却无法改变。相关数据显示,日本本土整车厂在当地的市场份额最高,达到96%。其次是韩国,达到95%。而中国则排在德国、法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印度之后,仅为29%。虽然预计五年之后,中国本土整车商的市场份额可以提高至34%,但这一数字仍然不高。
记者点评
撑自主品牌 买本土车型
争股权,说白了就是争夺中国市场话语权。近两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红火,让跨国汽车巨头们都收获颇丰,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大众、通用、日产等汽车巨头们最大的单一国别市场,成为其利润的重要来源;所以跨国汽车巨头们在恢复经济危机时受伤的元气后,纷纷掀起股权争夺战,以车型、技术、平台等为诱饵,让合资车企做出退让,继续走着“市场换技术”的道路。
此时,我们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中国汽车行业的受制于人;近30年的合资道路,跨国汽车巨头们成为最大的获利者,相反国内车企疑似沦为代工工厂。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中国自主品牌,在夹缝之中成长起来,今年的日子可谓举步维艰,市场占有率节节败退。近期,比亚迪人事变动和裁员事件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中国政府是该出面为自主品牌寻求突破之路了。笔者想,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我们是否扪心自问一下,要不要支持一下本土品牌?购买一辆本土车型呢?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485909
1近期上市配2.0T动力SUV 自主极 -
314297
2将上市小排量SUV前瞻 高效环保新趋 -
168081
3铃木新款VITARA9月上市 定位小 -
150476
4凤凰试驾东风本田全新CR-V 科技升 -
145750
52017款奥迪A6配置曝光 或减重1 -
141357
6试驾奇瑞路虎揽胜极光 不同仅是尾标 -
116350
7广汽传祺GS4北京上市 售9.98万 -
104859
8上海车展十大超炫顶级豪车 有钱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