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车企忙“出轨” 与汽车行业发展相悖(2)

2011年09月11日 09:56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刘晓林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导读]福田并非第一个“出轨”的自主车企,在它之前,“前辈”奇瑞已经并仍在盖房子、挖煤、造农机,甚至买下了一座造船厂。江淮汽车则“沉溺”于炒股

被忘却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对于自主品牌的跨界冲动,业界专家在理解的同时更为担忧。“这么散的辅业投资,现在看来是中国车企特有的,”徐长明表示,“全球最成功的汽车企业,包括大众奥迪都不曾跨过这么多产业。”

西南证券汽车分析师刘峰指出,“做汽车业特别需要专注,不能牵扯太多的精力和财力在其他产业上。历史上成为经典的汽车品牌,都是专注于主业的。”

“实际上,这两年,全球其他车企都在疯狂瘦身,”国内资深汽车专业人士王东表示,“金融危机是一个原因,但并不至于说福特这样的美国汽车业巨头连一个沃尔沃都养不起了,通用出售零部件部门以及萨博品牌同样如此,他们也曾经历过扩张,但都停留在汽车产业链上,而现在是更加专注了。”

资料显示,福特汽车历史上曾在特殊时期进入过钢铁冶炼行业,但度过该时期后很快就切断了这项业务。而且,从2009年开始,福特汽车提出了“一个福特”的概念,并将之推广到全球。

与福特一样,全球其他大的汽车品牌都将重心转移至新车型的开发和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大众、通用以及宝马等品牌的新动力技术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并展开竞争,最终的结果是合资厂商市场份额的同步提升。

而从2010年开始,国内关于新能源车型的技术交锋也由通用、丰田日产等外资品牌主导。自主品牌虽然也跟风造出了众多概念电动车,但今年发生的众泰电动车自燃事件以及比亚迪电动车计划的下潜,都让自主品牌的新能源研发实力再受质疑。

更重要的是,2010年底前,除了原有的两个自主品牌阵营——国有车企的自主品牌板块和民营自主车企,由东风日产“启辰”、广汽本田理念”等组成的合资自主力量形成。这个有着先天技术优势的对手让民营自主车企再次面临无法回避的软肋——缺乏核心竞争力。“在核心竞争力还不具备的情况下,有了闲钱干什么,这一点很多自主车企并没有弄清楚。这也决定了他们的投资很多都是短视的。”王东痛心地表示。

尴尬的政策补贴

辅业的兴起也揭开了另一个让业界没有想到的现实:从吉利、奇瑞扛起自主大旗造车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自主品牌对政策补贴的依赖依然这么严重。

国内汽车资深媒体人扬骏在博客中写道,“最近和自主品牌的高管接触交流较多,有一个感受是自主品牌企业存在较强依赖性,过于强调政策照顾与舆论鼓励,对于提升自身能力没有更多追求,不够自信及存在侥幸的心理暴露得比较明显。”这一观点得到业内人士共鸣,自主品牌生存之路的探讨已经成为今年汽车界的一大主题。

业内人士明显地感觉到,自主品牌创业之初打造“民族百年品牌”的精神动力现在已被逐渐淡忘,甚至连2010年风生水起“套”了不少国家补贴的自主研发项目今年也已低调不语。出于成本考虑,多家民营自主品牌从今年起,在新车推出和研发投入上都进行了大幅收缩。

统计显示,从去年6月到今年5月,国内共有400多款1.6L及以下排量的车型享受了每辆车3000元财政补贴,国内所有自主品牌是主要的惠及群体,对其销量增长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2011年,政策终止后,自主品牌前7个月的占比从去年的40%下滑到只有24%。这显然是政策支持所没有预料到的结果。

此外,虽然吉利等车企在向高端车型转型中有所收获,但大部分自主车企的销量仍集中在中低端车型上,业内分析指出,这也是导致奇瑞去年上半年度的净利润不足亿元的主要原因。

“辅业像鸦片,接触得多了很容易迷失,事实上,自主品牌现在就处于迷失状态。”在对本土自主车企的半年报做过仔细分析后,刘峰不无担忧。

[责任编辑:zhangyz] 标签:汽车品牌 汽车分析师 汽车出口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