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直面僵局 央企与地方政府深度博弈(2)

2012年02月11日 09:24
来源:华夏时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连锁反应

这场停工事件使得长安昌河之间的矛盾被充分曝光,但由于矛盾的焦点是昌河铃木的去留问题,因此隐藏在阴影中的铃木的态度,便成了事件未来发展态势的关键因素。

“事实上,早在兵装集团和中航工业重组汽车业务之前,由于昌河铃木多年亏损,日本铃木公司就已经提出退出昌河铃木,并已在昌河铃木的运营管理上实质性退出。重组后,日本铃木仍然向中国长安表达了退出昌河汽车的强烈意愿,对此中国长安已原则上同意日本铃木的要求,但双方目前并未签订任何正式协议。”邹文超对此表态。

而中国长安内部人士也告诉记者,其实铃木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决定不再向昌河铃木引入新品,“而且长安已与日本铃木约定,即使铃木退出昌河铃木,也要让昌河铃木旗下的产品能够继续无偿使用铃木品牌至该产品完全退市。所以说,铃木的态度已经十分明显,推动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的整合正成为铃木在中国市场上的最大心愿。”

在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看来,现在长安的整合步骤已十分明显,第一步是通过取消昌河铃木汽车生产资质帮助长安马自达顺利过关,第二步是整合长安铃木和已经失去资质的昌河铃木资源,完成南北铃木整合,之后将是对长安、哈飞和昌河微车业务整合。

这本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连环计;而现在,由于这一整合战略中的关键一环——取消昌河铃木生产资质受阻,长安的整合进程也将被彻底打乱。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长安马自达的“独立运动”。

几天前,长安马自达曾发布“澄清公告”,称“有关长安马自达即将通过审批的消息不属实”。“对此我们也很无奈,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长安马自达内部人士表示,2012年初,长安福特马自达的审批资料已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的内部审核,长安汽车内部甚至已经开始在着手准备长安马自达的庆典。“但现在,由于昌河的停工,我们无法获得生产资质,所以之前的方案只能全被搁置,所有人都在等待长安研究出新的解决办法。”

“这对长安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汽车行业专家贾新光说,对于合资板块羸弱的长安,长安马自达的独立将大幅提升其利润率。但现在,长安马自达独立受阻,马自达不可能将更多的车型资源拿到重庆生产,其实现业绩增长的诉求将变得十分艰难。

整合难题

目前来看,在长安对昌河做出“7个不变”的承诺后,长安与昌河已陷入了彼此僵持的局面;而在获得地方政府的强势保护之后,昌河汽车虽然如愿把昌河铃木的轿车生产资质留在了手中,但已有部分极端的昌河员工呼吁让昌河脱离长安。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昌河汽车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称:“因为2011年昌河汽车实现扭亏为盈,与中国长安的帮助不无关系。而昌河汽车被整合后,与长安一起联合采购,在生产成本等方面确实也实现了数亿元的节约。但即便如此,在并购哈飞和昌河之后,长安也没有实现其重组时‘三箭齐发’的诺言。”

当三年前长安重组中航汽车时,徐留平曾雄心勃勃地制定了“三箭齐发”的战略,力图让长安汽车、昌河汽车和哈飞汽车三大品牌都能够在中国市场有好的表现。然而经过了两年多的磨合和等待,在长安汽车一骑绝尘之后,昌河和哈飞却仍在那里“望尘兴叹”。数据显示,2011年前10个月,长安品牌微车销量41.6万辆,哈飞微车5.8万辆,昌河只有3.1万辆。

没有兑现的承诺也让地方政府对长安心生不满。对于景德镇政府而言,虽然昌河业绩不佳,但仍属于财税“大户”。因此,当地政府并不希望自己在企业的发展规划中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汽车行业新增项目门槛升高、获批不易的情况下,中国长安决定取消昌河铃木生产资质,将昌河铃木并入长安铃木的举动,更是让地方政府对当地支柱产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诸多不确定感。

事实上,徐留平也意识到了哈飞和昌河正在成为影响长安汽车追赶其他汽车集团的短板。在长安汽车的主导下,哈飞和昌河已相继制定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并将发布新的品牌标识,力图通过更多产品的导入和实施品牌战略来提升市场份额。长安汽车方面称,目前哈飞和昌河汽车的研发体系也已全部纳入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

但是,仅仅依靠长安汽车开发的产品来把哈飞和昌河带出低谷,仍有困难。“长安汽车尽管拥有一定的自主品牌轿车研发能力,但要研发出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车型,长安汽车目前的能力还稍显薄弱。”贾新光说。因此,如何协调长安汽车内部自主品牌的发展,重新明确哈飞和昌河的定位,将成为新的一年中徐留平的一大考验。或许,徐留平该重新反思当年“三箭齐发”的诺言。

[责任编辑:zhangss] 标签:长安铃木 利亚纳 长安福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