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吉奥模式”提供体制创新的另类思路(2)

2012年03月02日 13:49
来源:汽车周报 作者:谌 洁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作为广汽集团的总经理,曾庆洪一直在研究国有企业体制机制的创新问题,常常扮演“第一个吃螃蟹”的角色。

从1997年广汽成立开始,1998年重组一直到2005年股份制的改造、2007重组广汽日野、2010年8月30日广汽集团A股上市,都是体制创新的典型案例。

曾庆洪介绍说:“1997年,广汽年产不到1万辆,到2005年是24万辆,现在已经达到年产100万辆。2010年广汽集团收入1600亿元,今年预计是2000亿元。这证明我们走改革重组、创新变革做强做大的道路取得了成效。”他明确表示,现阶段工作重点就是广汽吉奥

曾在国企夹缝中求生存的缪雪中之所以没有坚守“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独立发展路线,是因为他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下的中国汽车产业中,以吉奥自身的品牌和规模,很难在自主品牌领域有所作为。

广汽吉奥成立之初,对于广汽和吉奥如何实现国企和民企两种企业文化的融合,不少人抱有观望和疑问态度,但一年来广汽吉奥取得的成果和展现出的良好发展态势足以化解质疑。以首款车型奥轩G5[综述 图片 论坛]上市为契机,广汽吉奥在生产对应、品质保证、成本改善、服务优化等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质变。

缪雪中表示,广汽吉奥头两年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打基础,使管理往规范化方面发展,逐步优化供应链、营销商体系和内部管理关系,加快新产品的研发,暂时不追求销量的快速增长,2012年的销量目标也定在6万~8万辆。

公私合营——

值得推广的体制创新模式

对于广汽吉奥模式的范本意义,与会嘉宾给予了充分肯定。

安庆衡认为,在汽车整车企业的机制体制创新当中,广汽吉奥应该作为一种案例和启示。赵英则认为,广汽的机制能够通过和民营企业的联合而更加的灵活,双方可以在技术上进行互补和优化。

付于武则用“绝配”二字来形容广汽与吉奥的合资。在他看来,中国汽车产业兼并重组成功的案例不多,失败的则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广汽吉奥的合作模式成为值得借鉴的范例。一位国资委负责人更将广汽吉奥评价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吴迎秋认为,就目前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而言,广汽吉奥这种将国有企业的“实力”和民营企业的“活力”优势相结合、发挥二者竞争优势的模式可能是探索的方向。他把这种特点归纳为“三结合”,即“国有+营、体制+制、实力+力”。由广汽集团和吉奥汽车成立的合资公司,恰恰是对上述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

纵观整个汽车工业,我国具备汽车(整车生产)资格的有144家,数量虽然很大,但实力跟国外的比起来还是差得多,且在竞争中付出了许多高昂的成本。因此,保育钧提出,国内民营企业之间、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的整合将会是大势所趋,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将来会转向混合所有制。

在本届论坛上,还举行了《汽车商报》汽车产业体制机制创新咨询委员会成立仪式。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吉奥 汽车 体制 产业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