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用车不完全成长 发展空间大(2)

2011年08月12日 10:46
来源:汽车观察 作者:张静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新时代合资

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扬州亚星与戴姆勒奔驰的合资,还是20世纪初重汽与沃尔沃的高调签约,中国商用车领域的合资无一例外地亮起了红灯:奔驰的铩羽而归,沃尔沃的黯然退出,德国曼的左摇右摆,法国雷诺的迟疑不定,都暗示跨国公司与中国商用车企业的艰难磨合。

直至2010年9月,又一个吃螃蟹的来了。

就在记者猜想最好的合资前景无非是像上汽依维柯红岩中国重汽与曼、福田奔驰那样,但万如意告诉记者我们的合作还会更好。与“老前辈”们相比,纳威司达会出什么王牌?

进入中国第一年,纳威司达只做了一件事——倾听。

这一点,有着多年在华领导背景和业务经验的万如意深信不疑,他心目中的学习模板是上汽通用五菱的合资合作案例。起初通用作为外方只是在倾听、研究和学习,去了解客户需求和当地的运营情况,然后再做出适合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战略,其合作模式——借助上海的团队管理、通用的技术和柳州当地领导人的运营能力,在业务层面实现了由10年前的11万辆规模发展到如今近100万辆的增长。“所以,纳威司达倡导的合作模首先需要认真倾听,而非革命式急于改变。”

纳威司达与江淮的合作不同于国内以往任何车企之间的合作,是对等的合作——这是纳威司达从下至上的宣传亮点。

何为对等?“既不像有些公司那样去收购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也不是同一家技术老旧的企业合作,而是跟一家在市场和产品线方面已经拥有很强优势的企业合作;同时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外合资模式——外方提供技术、产品和设计;中方提供土地、人员和市场经验等。如今,我们是平等的技术合作者,双方均可共同享所有的商用车资源,包括产品、生产线、技术、制造、市场、营销等。”

事实上,纳威司达绝非汽车界的一介“贫民”。首次亮相上海车展就向公众展示了旗下多款精装产品:International Prostar卡车改变了卡车行业的游戏规则,是目前已经投入生产的重型卡车里空气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上成品;风洞模型也显示了纳威司达在致力于提高长途运输中燃油经济性空气动力学特性的研究成果;在北美校车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的IC BUS品牌校车以及迈斯福品牌柴油发动机均不可小觑。

据了解,纳威司达生产的中型卡车、特种卡车和校车稳坐北美市场的头把交椅,其重型卡车业务在过去三年每年实现9%的市场增长,并于2010年达到北美地区第二的位置。即使是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包括汽车在内的所有行业受到重创的艰难时期,纳威司达也保持了企业的基本盈利,并在接下来的2010年,实现净收入高达121.45亿美元的增长。

江淮也非等闲之辈。虽然一汽东风、福田、中国重汽、陕汽、重庆红岩六大企业已占据我国70%以上的重卡市场份额,但纳威司达之所以选择江淮,正是看中了它是一家成长迅速的中国汽车企业。中汽协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商用车累计销量211.11万辆,同比下降6.07%,但江淮商用车逆势增长5.4%,共销售轻卡、重卡、客车底盘等14.63万辆,行业排名升至第三,这是江淮商用车首次跻身商用车行业三强。打道回京的万如意经常对身边的同事开玩笑,“江淮的工厂比餐厅还要干净,这些都能反映出江淮的企业文化和对质量的追求。”

突围品牌重塑

中国商用车行业受政策影响比较大,决定了品牌对于购买能力的影响也比较大,但无论是江淮还是纳威司达都处于品牌的弱势状态。合资后的新品牌与原品牌之间的差异化考虑是什么?

鉴于纳威司达在国内品牌认知度不高的现状,树立品牌形象应该是其当下的一项重要工作,包括后续的市场战略、产品战略、价格战略等都要在此基础上展开。万如意对记者表示,纳威司达的中国品牌规划还在讨论之中,希望能够听取多方的建议。

“品牌和公司的身份、定义和名称并不是同一回事,就像很多人并不知道通用汽车的 General Motors,但大家都知道雪佛兰别克的标识,这些都是未来要跟合作伙伴一起解决的课题。”杨博是纳威司达在中国的第一位员工,现任纳威司达(中国)总经理,纳威司达的名字也是由他起的,他期待未来的团队能为合资后的产品起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

[责任编辑:surq] 标签:纳威 商用车 中国二手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