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做强不能坐等机遇 下苦功更加重要

2012年02月27日 16:14
来源:凤凰网汽车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各位下午好!会议安排讲国企和民企,讲体制,讲机制,这不是我的长项,所以我决定扬长避短,不讲国企和民企的体制问题,我讲一下汽车产业在由大变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我自己的看法,中间也会谈到一些国企和民企的关系问题。

我想讲两个问题:第一,我们能不能由大变强;第二,我所认为的现在汽车产业由大变强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会遇到。

第一个问题,“能不能变强?”我的结论是能,为什么能?总得讲出点道理来。第一,我曾经参加一次会,一位国务院主管领导说过:中国汽车了不起,用50年时间走了发达国家150年的历史。我想对这句话大家没有什么异议,世界汽车产业150年的历史,中国汽车产业50年历史。第二点是我自己的看法,我们改革开放30年,其实不到30年,按照1978年算,其实汽车的第一个合资企业是1984年,就算30年,我们追上了20年的历史,因为在1986年我们做了一个课题“2000年振兴目标研究”,当时在机械部领导下做的,研究汽车产业时一般的说法是“汽车行业和国外的差距是30年”,现在我们再去看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汽车的差距,笼统来讲,10年,30-10=20,我们追了20年。成为汽车强国的标志是什么?我觉得到现在为止没有人超过苗圩的描述,他说了三点:第一,世界一流企业和世界一流品牌;第二,引领世界汽车技术发展潮流,不是我们跟着人家走,而是我们参与引领;第三,做到国际国内两个资源,两个市场。这是我们建成汽车强国的目标。

我认为我们建成汽车强国要做的事情就是再用10年的时间追上10年,现在差10年,10年之后不差,这就是我们汽车强国的目标,这个目标能否实现?我觉得能,既然我们能够用50年走150年,能够用20多年30年走人家40年、50年的历史,为什么我们不可以用10年走20年呢?速度是差不多的,更何况现在我们国家汽车产业的基础要好得多,国际环境要好得多,所以我觉得我们能够实现,对这一点,我和很多汽车行业的评论家不太一样,有些专家对汽车很失望,你们市场换技术失败了,传统汽车又追不上,也许电动汽车还能追上一点。我不太同意,我觉得任何时候都是主流比支流重要,下功夫比寻求机遇重要。

今天吴总编的题目是“创新”,现在很多论坛用创新这词来回避下苦功,都希望找到机会后快走两步弯道超车,我觉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一点,我们通过全行业的努力可以实现汽车强国,当然,在这里我也想声明,过去我们讨论汽车的发展问题,讨论很多在政策层面、技术层面,体制层面的很少,因为汽车体制层面的问题不是咱们讨论的问题,不管怎么说不许你涉场,汽车一直是控制准入的,所以体制讨论得比较少,我相信在建成汽车强国的过程中,体制问题的讨论也是必要的。

我认为要建成汽车强国当前有六个问题需要全行业关注:

第一个问题,自主品牌竞争力较弱,特别是自主品牌轿车,这里面包括国有,也包括民营,因为2007年时自主品牌轿车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是25%,2009年刺激政策出台鼓励小排量之后提高到了30%,现在又退到了27%、28%的程度,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自主品牌轿车在对合资品牌和外资品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弱势。

大家回忆下,2001年加入WTO,我们开放资本市场,给外国人开放,对民营资本也得意思意思吧,当时我们的吉利长城,后来的力帆,都进入了轿车领域,有些其实是国有资本,比如奇瑞,有人认为它是民营,其实不是的,奇瑞是国有的,福田也是国有的,当时进入了这些企业。最初五年之内,自主品牌轿车走了中低端,合资品牌轿车走了中高端,井水不犯河水,大家发展得很好,但最近是全面短兵相接,大家注意一下合资品牌的轿车,第一,它们是老产品,因为中国市场差距比较大,很多老产品并没有淘汰,比如捷达[综述 图片 论坛]、桑塔纳[综述 图片 论坛],再一个,他们还有一些真正自主的品牌,因为合资企业到现在过去了30年,能够真正自主在中国开发,其实也是一种必然,大家看得比较多的,有些合资企业拿到外资品牌后包装一下就叫自主品牌,其实大家还没看到他们真正开发的自主,简单说一下,在上海就有两个非常畅销的品牌,就是合资企业自主开发的,只不过它没叫自主品牌而已,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自主品牌受到了很大压力,第一,产品没有人家开发得快;第二,即时储备没有人家多。刚才我说的10年差距就在这个地方,现在人家的新技术全准备好了,不管国家是出国四还是国五国六都没问题,越新,它准备得越充分,发动机、柴油、汽油、缸内直喷增压,技术已经完全具备,车身高强钢,铝建车身构件等都准备好了,是中国目前不具备条件,有些产品拿到中国来还要退回到铁建,这方面我们和合资品牌、外资品牌有差距,人家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还不掌握技术。

第三个,我有证据表明,(2010年)自主品牌的故障数量相当于合资企业2004年的水平,就差六年,但老百姓感觉不是这样,谁买了自主品牌后准备永远买下去?所以我说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自主品牌现在碰到了很大的压力,去年有压力,今年会赶上吗?不会,明年恐怕还是这样,什么时候能够改善?我希望5年左右能够过去,但能不能过去我不知道,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大问题,全行业都要注意,企业要自己努力,政府要支持。

也有一些在外资工作的朋友跟我说你们政府支持,我说甭说这个,奥巴马支持不支持美国汽车?默克尔支持不支持德国汽车?我认为他们能做的,我们国务院领导都应该做,这个问题不展开了。

第二个问题,我认为应该解决油耗问题,中国汽车从发展的天然禀赋来说,我们的优势是市场,弱势是资源,就市场来说,还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连非洲、埃塞俄比亚全算上,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资源我们很少,石油进口已经达到55%,两年之内可能达到60%,如果石油进口达到70%时,连我这个中国汽车发展的极力鼓吹者自己都不好意思再说了,怎么办?必须降低汽车的油耗,这里面首先要汽车行业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但第二重要,甚至作用更大的是政府,政府要制定政策,鼓励用小排量、小尺寸、节油车,像日本、欧洲一样制定各方面的政策,而不是放由大家自己选择,如果政府不引导,让社会自由选择,肯定是车越买越大、越买越贵,耗油越来越多,因为人民生活在提高,车价在下降,他有权选择好车,要是政府不管,肯定越买越大,所以必须要政府引导,这方面我认为需要向欧洲和日本看齐。

第三,我认为应该做强零部件,没有很强的零部件基础,中国不可能建成汽车强国,欧美、日韩都有很强的零部件。

第四,要制定建设汽车强国的国家战略,政策不能相矛盾,政策要长期稳定,刚才我提到了对于小排量的鼓励,我们现在的结果是刺激市场的政策向下,加了一个鼓励小排量,后来市场不需要刺激了,小排量就不鼓励了,大家看一下今年的数字,平均排量肯定会上升,这就是缺乏统筹考虑(的结果)。最近我才明白一句话,什么叫“顶层设计”?大家知道顶层设计的反义词是什么吗?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要系统地研究,而不是想起一件做一件,我觉得汽车现在的有关政策需要顶层设计。

第五,需要世界级企业和品牌,这个地方我想说一下,刚才几位专家讲到了民营企业,我认为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都有巨大的危机,民营企业现在讨论的是准入不准入的问题,准入之后他能干一百年吗?国有企业能挺一百年吗?我认为现在都有危机,国有企业有机制和人才问题,我每次见吉利副总裁赵福全我都心中惋惜,为什么国有企业没把他网罗过来?现在国有企业老总每年只能拿几十万,我们不用比美国通用,连国内的银行、电力都比不上,我们是一个竞争性行业,所以我觉得,作为世界品牌要有世界级人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有大量体制机制需要研究,大家讨论准入不准入是一个方面,我觉得打造百年文化、发展百年老店是一个问题,这方面没有研究,不多说。

最后是海外战略的问题,我认为我们的海外战略需要放开眼界,需要从双赢的角度多考虑,多从目标国的需求、资源来考虑,简而言之,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当初的大集团,比如大众丰田奔驰福特是怎样进入中国的,我们就应该怎样到非洲、到其它地方去,政府也应该给予相应的支持。

时间有限,就讲这么多,不是特别切题,但我非常高兴参加这样的会,我还是认为,在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关于体制机制的会是比较少的,希望通过这次论坛把这方面的短板补上来。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linyz] 标签:自主品牌轿车 1986年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