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晏扬:清理收费公路 需公布信息让民众监督

2011年06月21日 07:16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晏扬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为期近一年的全国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自6月20日启动,至明年5月31日结束。交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五部门在此前的通知中要求,已还清贷款的政府还贷公路要停止收费,坚决撤销收费期满的收费项目,取消间距不符合规定的收费站(点),纠正各种违规收费行为。

鉴于此前类似的专项清理往往雷声大雨点小,人们对于此次专项清理工作仍心存疑虑,能否动真格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而能否动真格不仅取决于诚意几何、决心大小,还取决于方式方法是否得力。就此而言,笔者认为,此次专项清理工作需要发动民众广泛参与,以官民互动让监管与监督形成合力,不仅官方要加强信息公开,而且要实现官方与民间的“信息联网”。

眼下,有一条收费公路撞到了枪口上:南京机场高速全长29公里,实行双向收费,单向收费20元,平均每公里收费0.69元,高于江苏省高速公路每公里0.45元的收费标准。对此,江苏省物价局表示“正在研究解决办法”。值得注意的是,这条违规收费信息最先是由网民曝光的,相关部门之前或许真的不知道,或许假装不知道,但不管怎样,曝光形成了舆论压力,促使有关部门解决问题。

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发动民众参与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至关重要。我们不能迷信于各个地方“自查自纠”,而有关部门的“检查复核”也难免有疏漏之处,在此情况下,发动民众积极举报、曝光公路违规收费,显然是保证清理工作动真格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此,五部门不妨设置专门的举报电话、电子邮箱,或者开通专门网页供民众举报、曝光之用,让公路违规收费无处遁形。

民众提供的信息只是源于自己的所见所闻,零零碎碎,对于某条收费公路的性质、经营单位、收费期限、收费金额、资金流向等,民众可能无从得知,这就需要官方加强信息公开,让民众拥有知情权。鉴于收费公路已成一些地方政府的 “印钞机”、“提款机”,清理工作肯定会遇到很大阻力,这种阻力既来自收费公路经营方,也可能来自地方政府部门,排除这些阻力不仅要靠自上而下的检查、督促、监管,更需要民众的监督和舆论的压力。因此,官方向民众公开相关信息,同样是保证清理工作动真格的重要条件之一。

官方向民众公开的信息至少应当包括:哪些政府还贷公路已经还清了贷款,哪些收费公路已经超过了收费期限,哪些收费公路的收费标准违规,某条公路上的哪几个收费站(点)应当撤销。将这些信息列出清单予以公布,让公众一目了然,对于那些不按要求予以清理的,全社会共讨之,甚至可以发动广大司机向违规收费说“不”,看看违规者还能支撑多久。

以往的清理工作之所以雷声大、雨点小,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官方信息不公开,闭门清理,自查自纠,缺少民众参与,民众监督缺位,监管与监督没有形成合力,这种“前车之鉴”理当充分吸取。在某种意义上,能不能做到信息公开,能不能重视民众举报和曝光,考验着有关方面的诚意和决心,也决定着此次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能够取得多大成效。

[责任编辑:sunjc] 标签:收费公路 自查自纠 民众参与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