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发而动全身。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攀升,将引发一场全产业链的“利益重新分配”。
“经过4月7日及2月20日的连续两次成品油价格上调,目前97号油最高价已超过8.5元/升,比去年同期上涨了将近40%,这样下去,真的快要开不起车了。”4月21日,在深圳滨河大道加油站,一位车主悻悻地对本报记者说。
然而,不管车主们是如何抱怨,国际油价依然在顽强地持续向上突破。本周,国际油价持续刷新两年半高点,升至每桶112美元。而伦敦市场6月交货的布伦特原油期货,更是高达126美元。
“根据我们的估算,4月7日成品油价格上调可以抵消约5.3美元/桶的原油成本升幅,而同期布伦特原油的22天平均价格上涨了14.1美元/桶。”交银国际分析师贺炜说。这就意味着,发改委对于成品油的价格上调,依然是“打折执行”,调价的幅度远低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速度。按照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新的调价空间,很可能不久又会打开。
事实上,2008年至今,在国际油价从每桶50美元到120美元的回归之旅中,需要担忧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中国车主。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基础行业,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攀升,将引发一场全产业链的“利益重新分配”。
三大推手
地缘政治、流动性过剩、需求回升,联手推动了油价的持续上涨。
2008年7月,国际油价曾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高位。次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原油价格开始一泻千里,至2008年11月已跌至50美元每桶。
随着金融危机破坏力逐步释放,经济企稳,2009年6月,国际油价重新返回70美元,并于当年10月突破80美元关口。此后一年多,国际油价一直在80美元上下运行,直到2010年12月,才在盘中突破90美元大关。
然而,2010年3月之后,国际油价开始加速上行,迅速突破每桶100美元,4月初再次突破110美元,而布伦特原油期货更是超过了120美元。
“最近国际油价一路上涨,主要的导火索是受西亚、北非特别是利比亚局势动荡影响。事实上,就利比亚的石油产量来讲,对全球供给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在经济回暖,油价上涨的大趋势下,如果没有突发事件刺激的话,油价往往是稳步上涨,但是,一旦出现外部消息刺激,炒家就会利用心理预期,迅速把价格推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
在林伯强看来,从年初到现在,原油价格已经上涨了30%,而支撑这种上涨速度的诱因是地缘政治,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全球性流动性过剩,导致大量投机性资金在大宗商品市场寻找出路。
流动性过剩推动油价上涨,似乎已经成为各方的共识。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在出席论坛时也明确表示,输入性通货膨胀对中国的影响正日益显示。周望军称,作为国际贸易最主要的结算货币,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60%以上,今年3月15日,美联储决定继续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日本央行在大地震后为了稳定经济,已经向市场注资51.8万亿日元,并准备再发行10万亿日元的债券。“正是流动性过剩推升了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
原油价格上涨的另一个支撑,是全球能源需求的稳步上升。在走出金融危机阴影之后,全球对于原油的需求开始逐渐恢复,其中,中国的需求增速尤其明显。
“目前中国已是全球原油消费第二大国,在国内产量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2010年,中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了近55%。而除中国之外,包括美国在内的不少发达国家的原油需求也在迅速恢复中。”林伯强说,全球原油需求回升,已经成为后期油价上升的重要基础,因此从中长期看,全年油价仍将呈波动上行趋势。
继续上涨
国际油价重回150美元/桶的历史高点?“从目前的趋势来看,非常有可能”。
高油价,已经成为阻碍全球经济复苏的一个关键因素。
4月17日,国际能源署(IEA)执行总裁田中伸男对外称,当前油价处于很高水平,这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若油价维持在当前水平上下,将有可能再度触发一场类似于2008年那样的大衰退。
然而,对于是否通过增产来减小油价上涨的压力,几大主要产油国却是意见不一。
JP摩根4月18日公布的报告称,2月份,沙特的石油日产量为912.5万桶,而3月份则降至829.2万桶,降幅超过80万桶。这一减产行动有可能导致油价继续暴涨。
对此,沙特政府官员表示,4月将会适度增加原油产量。但科威特石油部长则称,当前欧佩克无需增产。而阿联酋能源部长哈米利最近也对外界称,当前的油价上涨与市场供求基本无关,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本地区地缘政治的变化和投机者利用这一变化进行的炒作,目前原油供应完全能够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因此无需增产。
主要产油国增产意愿不强,未来油价进一步上涨似乎已是大概率事件。“目前的油价已经达到了120美元,是否会回到150美元的历史高点?从目前的趋势来看,非常有可能。”林伯强说。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