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进口车暴利被指钻漏洞:车企有控制权

2013年08月27日 08:13 来源:新京报 0人参与 0条评论

同款车国内外售价相差数倍,现行相关政策已不适应发展,被一些商家利用控制中国市场定价权。

据新华社电 针对国内市场上进口车销售涉嫌垄断高价、垄断渠道等问题,商务部表示,有必要会同有关部门对《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简称《办法》)进行修改完善。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国外车厂充分利用了《办法》存在的漏洞,造成了境外厂家强势地位,国外厂商通过控制定价权牟取暴利等。

国外厂商有绝对控制权

当前国内进口汽车市场价格畸高的重要根源之一,就是现行有关政策已经严重不适应市场发展的现状,并被一些进口汽车厂商不当利用,变相实施涉嫌垄断的市场策略。

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之后,为了规范国内汽车市场产销,2005年我国相继出台了《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在进口汽车流通经销服务领域,目前普遍实施4S店为基础的单一模式。

从事汽车进出口政策研究20多年的上海市商务委机电处处长臧新兴说,《办法》起初对规范市场有积极作用,然而近几年国内汽车产业和汽车市场爆发性增长,政策弊端凸显。《办法》中各种权益向国外车厂高度集中,对其制约却极其有限。

有关业内专家反映,进口车的价格、库存、销量、车型等全部是外国厂商说了算。国内经销商与国外厂商、总代理根本不是平等关系,因为政策法规就赋予国外厂商绝对控制的权力。

国内经销商库存压力大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国外车厂充分利用了《办法》存在的漏洞,涉嫌在华垄断经营。

首先,客观上造成了境外厂家强势地位。《办法》实际上赋予各品牌汽车厂商、境外总经销商对国内销售商的最高控制权,包括定价权、零部件供应、后期市场服务等,在国内的授权4S经销商无法自主掌握经营业态。

其次,国外厂商控制定价权牟取暴利。由于独家经营,国外汽车厂商掌握了中国市场定价权并获取暴利,即使在进口汽车关税不断下调的背景下,国内消费者依然无法获益。

第三,资源浪费严重。《办法》规定,进口汽车销售普遍实施4S店为基础的单一模式,不但要高昂的投资,还要占用大量土地。一家进口品牌4S店至少要占地10亩,国外汽车品牌已经从一二线城市全面向三四线城市扩张,少的几十家店,多的几百家,极大浪费了土地资源。

第四,相关产业链的风险正在积聚。近年来,一些国外汽车厂商大量发展经销商,并且不断向经销商压库存。一些经销商已经不堪重负,关门倒闭也时有发生。

上海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整车进口事业部总监高济华说,现行政策规定,国内经销商要经营进口汽车,必须得到这个品牌厂商的授权,也必须向厂商或厂商指定的总代理进口。其实,如果修改政策,采取国际通行的做法,允许国内经销商跟其他代理商公平谈判、正常进口,就能从根本上打破垄断。国内进口汽车也决不会还是这样“不正常高价”。

- 现状

国外厂商对经销商“口头限价”

反垄断研究专家、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魏士廪指出,进口汽车在国内销售涉及的“垄断”行为,有“非典型”特征。他分析,“厂商确实有权设置指导价、建议价,但不能限定、制定转售价格。对于相对交易人,如果限制、限定价格,显然是违法。但一般进口汽车厂商不会留下控制限价的书面证据,其他诸如限制跨地区销售等行为,也是变相控制价格,都涉及垄断违法问题,但是取证有难度。”

高济华等多名长期从事进口汽车经营的人士向记者证实,国外厂商限定国内经销商售价的行为长期存在。“他们非常谨慎,从来都是口头限定,不留书面证据,因为明知是违法的。有的汽车巨头,前几年还在国内搞‘价格委员会’,就是把经销商秘密召集起来限定价格。后来被人举报后,不敢公开再搞,但现在毫无疑问也通过各种手段垄断销售价格。如果经销商敢卖低价,就会用‘扣资源’‘商务政策’等多种手段严厉惩罚。”一位经营日本、德国、法国等多家品牌4S店的负责人说。

凤凰汽车询价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入    注册
ctrl+enter快捷提交
  • 三厢车
  • 两厢车
  • 豪华车
  • SUV/越野
  • MPV
  • 旅行车
  • 高性能/跑车
  • 敞篷车
  • 其他热门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