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奕
上汽去年11月参与了通用“史上最大IPO”,持有通用汽车1%的股份。这是国内汽车集团首次参股跨国车企。
这种参股,意味着利益的深度捆绑,合资企业就成了股东双方的“独生子女”,对于这个子女的培养肯定是不遗余力的。
通用在国内乘用车领域有两家合资公司:一是上海通用,一是上汽通用五菱。不过,这两家合资公司的实际合作伙伴都是一家——上汽。而反观“生有二胎”的厂商们(在国内有两家合资伙伴的跨国车企),始终无法避免利益权衡问题。
对通用(中国)来说,增持上汽通用五菱的股权一事,2010年终于得到最终解决。这个股权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通过增持股权柳州市政府换来了上汽零部件体系的导入、通用汽车乘用车的导入、新工厂投资计划等,可谓一箭多雕。而通过一系列变化,通用在华的合资合作也更趋向于“一夫一妻”制,也就是“上汽+通用”的体系。
这种步步加深的伙伴关系,无疑是有利可图的。
中美最近签订的450亿美元大单中,就有通用汽车的一份。通用汽车和上海通用签订了9亿美元的整车和零部件采购合同,该合同为期两年。其中整车5亿美元,零部件4亿美元。如按两年200万辆的产量粗略估计,在上海通用生产的每辆车中,从美国通用直接进口的零部件仅占200美元。
此外,合资企业能成功的另一大因素是,是否“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包含多个层面,比如企业规模、技术能力。去年上汽销量超过358万辆,差不多是通用体量的一半。从合作开发新能源技术,合作开发印度市场,到合作开发小排量引擎和干式双离合变速器等可以看出,通用已经习惯性地带着上汽上路,后者已晋升为前者的战略性合作伙伴。而国内其他大部分乘用车厂家,可能还没有办法坐下来和外方谈条件。
“门当户对”还有一层意思是,双方能形成共识。比如转让上海通用的股权、调整上汽通用五菱的股权、与一汽成立商用车合资公司、向印度输出五菱车型悬挂雪佛兰标识等等。这些事的实际操作难度极大,如果两个企业不易形成共识,恐怕一件也做不成。因此,上海通用或上汽通用五菱的股权变化案例,可以看做是合资厂商做大做强的一个典范。无论是“一夫一妻”还是“门当户对”,合资企业幸福的密码和结婚实际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