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首堵”之称的北京,交通状况一直饱受诟病,不过大家所听到的抱怨大多来自“有车一族”,因为这个群体相对社会地位较高,比较有话语权。事实上与400多万辆车子的使用者相比,在这个拥有1972万人口的大都市中,“无车一族”出行才是交通的主流,才是主政者最应该关注的群体。但是他们对交通的感受与诉求,却往往很难传递出去。岁末年终,笔者亲身体验了一次“无车出行”,深刻感受到无车一族如何“心理添堵”的,突然明白“治堵”措施出台当日,人们抢购车子更重要的理由。
过去大家对购车的理由仅仅理解为,“方便、快捷、舒适与体面”,这一天晚上的体验让我懂得了买车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理由。
几天前,单位举行年会,因担心晚上回家无处停车,加之会场离家不算太远,便先行将车开回家停好,准备打车前往会场。不料绕着小区走了一大圈,耗时约十分钟,也没有见到一辆出租车的影子。这时心中有了第一个懊悔:应当自己开车去。考虑到节约时间,便决定“安步当车”,边走边拦车。时值晚高峰,走了大约1公里多,用时15分钟,身旁过往的出租车总共4辆,尽皆有客。打不着车,看来只有“走到底了”。这时第二次懊悔出来时没有自己开车。
打车不成,走路情况又如何?
没有贯通到底的人行道,便道时隐时现,两、三公里路程,中间必须“上山下乡”、“翻山越岭”,多次穿过交叉路段。在没有红绿灯的人行道口,面前连绵不绝的车流,竟没有一辆能略微减速慢行,为行人让道。
一边站在路边呼吸密集车流排出来的尾气,一边等候车辆稀少的机会。便道很窄,看着车流在身边不到1米的距离通过,心里突然害怕起来:与车子距离这么近,万一碰上一个“酒驾”,或者有一辆车子失控冲过来,岂不立刻就成了“轮下鬼”吗?这时第三次后悔没有开车出来,不过,此时考虑的已经不是“按时赶到”,也不是呼吸“肮脏空气”,而是迅速“逃离险境”。既然等候车子让行的奢望落空了,最安全的办法,只能是和车子“拼个你死我活”了。
在人行道上穿行,行人也只能见缝插针,一步一看,在车流中找空子钻,所以既要大胆,又要心细,和车子斗智斗勇斗狠。而车子却会做出一副“决不让你”的姿态,猛行不减速,只有眼看要碰上行人时才会踩一脚刹车,胆小的行人见状只好站住让车子先行。有人说,今天在北京,在中国,通过人行道算得上一场“殊死的战斗”,诚则斯言!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汽车文化”。(程远(微博))
(中国经济网)分享到空间转播到微博争当转播第一人推荐微博
董宝青
《汽车杂志》总编
郭登礼
华西都市报副总编
汽车公社卫金桥
汽车公社主编
李潮
李铁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