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销量的迅猛增长,汽车行业消费领域的问题也暴露得越来越多。据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秘书长刘亚兵介绍,2010年,四川全省汽车类投诉案件的数量高达759件,较去年同比上升100.8%,是投诉量前十的商品和服务中增幅较大的一个种类。刘亚兵表示,这与我国在汽车消费领域的法律不完善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他也提醒消费者,“要有消费的防范意识,争取将消费风险控制在消费投诉之前。并且在消费时注意取证,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数据:2010我省汽车投诉高于全国一倍
据刘亚兵介绍,2010年,四川省汽车类投诉量增长明显,并成为消费维权难点。2010年,汽车类投诉案件数量达759件,较去年同期上升100.8%,是投诉量前十的商品和服务中增幅较大的一个种类。而全国的投诉量为1.4万余件,同比上升51.1%,创历史新高。由此可见,四川省的汽车消费投诉增幅几乎比全国的水平高出一倍。
刘亚兵表示,随着汽车使用量的逐年攀升,并且国家尚无汽车“三包”规定出台,因此,“汽车纠纷的处理难度较大。”从2010年四川省汽车类投诉的情况来看,其主要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汽车的质量问题比较突出,投诉案件数量达494件,占全部投诉的65%。二是购车环节的纠纷比较多,其中价格方面的投诉案件数量为26件,虚假广告投诉案件数量是8件,营销合同方面的投诉案件为67件。此外,部分消费者付定金之后迟迟不能提车导致的纠纷也比较突出。三是“其他”方面,比如人格尊严方面的投诉案件有7件,服务方面的投诉仅次于汽车质量,有122件。
个案:卖车不赚钱修车赚钱有“名堂”
“很多经销商都认为:卖车不赚钱,修车才赚钱。这里面就有名堂。”刘亚兵表示,“其实卖车不见得不赚钱,但是修车确实是很赚钱,并且修车也是消费维权的‘重灾’区。”他举了亲身经历的一个例子说明售后维修的陷阱之一——变“推荐维修项目”为“必须维修”。
“我的车子曾经油表指示不准,开到4S店维修。4S店的人说,需要更换油量传感器,而且也必须更换油泵。”曾经做过飞机维修的刘亚兵,对于汽车也有一定的了解,当场质疑4S店工作人员:“油量传感器和油泵不属于铸件连接,而是螺钉连接,不需要更换。”对方见这个车主“真不是那么容易忽悠的”,只好按照刘亚兵的要求,只更换了油量传感器。事后,刘亚兵了解到,他更换的油量传感器只要一两百块钱,而更换一个油泵则需要几千块钱。“这都是车商受利益诱惑的结果。”
提醒:“民生之年”消费者应加强自我保护
2011年,“消费与民生”是3·15的主题词,对于汽车消费维权随着汽车销量也逐年增多的情况,刘亚兵认为,这跟我国相关法律监管不力有关。“有的官员认为,要刺激经济的发展,也必须鼓励汽车企业,当然也要保护汽车企业。”但是,刘亚兵也进一步解释道:“这种保护应该是有条件的,应该大力保护健康、正常、对消费者负责的企业,而不是那些投机倒把、坑害消费者的企业。否则,中国的汽车行业就像温室里的豆芽,虽然长得快,但是却很脆弱,经不起风雨。”
同时,刘亚兵也表示,消费者应加强自我保护,争取把消费的风险降到最低。“打个比方,每一次做完维修保养,都应该把维修保养清单妥善保存,包括更换的零部件型号比如机油(格)的型号等也要记清楚。一旦日后在车辆使用中出现问题,也有维权的依据。”他还提醒消费者,一旦出现需要维权的情况,也不要慌张,保持理性的态度,根据法律规定,可按照以下5种由简到繁的方式解决:一是“与经营者沟通、协商解决”;二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由消协调解;三是向行政管理、执法部门申诉、举报,由行政执法部门查处;四是如果根据消费者与经营者双方之前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