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好日子轮到谁?
春节刚过,就传来汽车降价的消息,比亚迪率先“打响”汽车降价的第一枪。联想到春节前后,一些地区出台了限制购买汽车的措施,于是有人惊呼:卖车的好日子结束了!汽车必然出现大幅度降价,汽车产业要面临生存危机。
先别自己吓唬自己。限购令下,买车的人数依然可以无限增长,但增长的速度被放缓了,这意味着卖车不能再爆发性获利,需要“细水长流”地赢利了,显然,这么喊的人多数是那些抱有短期目标的人,而打算一直靠汽车吃饭的人则庆幸,限购令将那些人清理掉,可以减少长久的竞争压力,好日子在后头。
可是,此刻,汽车的好日子轮到谁了?
有研究表明,在欧美汽车发达国家,当一辆汽车销售出去后,大约要产生相当于汽车价格30%到80%的费用,用于零售贸易、储运、实业和商业服务业、社会、个人服务等第三产业,涉及到公路建设、运输业、汽车保养与维修、加油站、保险信贷、美容装饰等行业。
显然,靠汽车赚钱的大头不只是卖车,肯定还有“卖车后”,也就是后市场。目前北京车辆总数接近500万辆,如果假设每辆车平均价格10万元,即使按30%计算,后市场所产生的费用应该有1500亿,实际的数字远远高于此。
事实是,中国汽车消费者和厂商一直处于“一锤子买卖”的关系中,汽车消费的双方在买车时擦肩而过,之后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后市场衍生的巨大利润并没有放在厂商的眼中。
如今,限制购买汽车,不是限制汽车消费,既然“西瓜”少了,那就赶紧去抓“芝麻”吧。
经销商如此,厂家也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