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油价的不断上调以及利好政策的退出,经历了两年超高速增长的国内车市,在今年春节过后开始显现出了低迷的行情。部分汽车展厅中近乎萧条的景象,让人们再次联想起“持币待购”、“节后淡季”,同时也让不少业内人士看到了当下车市回归理性的趋向。那么,我们的车市究竟还能不能回归理性?
“如果不加以控制,未来每年近百万辆的新车销量将让交通承受能力超负荷,也会让车市最终陷入销量急剧下滑的尴尬。”其实,多数汽车经销商的老总们,在冷静过后还是看到了问题的棘手,而广大业内人士更是预测,2011年经销商的竞争将集中在对保有车辆的售后服务竞争上。更何况在车市销售火爆的时代,卖车似乎也并不能为经销商带来更多的利润,相反有的时候只是“赔钱赚吆喝”。因此,车商开始更理性地审度市场、看待消费者、应对竞争。
如今,中国已经毫无疑问地进入到了汽车社会,而汽车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我国政策的指导意义对于行业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极为深远而又极具效用的。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也在不断规范之中,而对于车市该不该、能不能走向理性发展道路的问题,我们也能从政策的“风向标”中看出一些端倪。
“新能源”、“低排车补贴”……在销量增速放缓、盈利水平不佳的状况下,一方面,车市利润增幅平稳预期大大压制了行业估值水平的提升;另有一方面,消费的透支和相关政策的调整也使得未来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日渐倾向于“售后服务”和“绿色低碳”领域,特别是购置税回调政策的实施,让不少业内人士预测未来汽车行业的税赋政策也多半是“做加法”,在此背景下,汽车销量增长“回归理性”就更像是必然。(记者 张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