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数日,网上讨论“广州周末收费使用公车”的帖子甚多,这一方面说明大家关心财政支出问题,也就是关心自己的税金是怎么用的;另一方面说明大家对公务员的一举一动十分关注。
公车改革注定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大热点。该是大改公车的时候了。
我是反对这个方案的。既然身为公车,就应该与私用一刀两断,分的明明白白。不要留这样一个缺口。否则,会留下一大堆说不清楚的账,最后究竟是不是公务员负担了周末用车的费用,只有天知道。
有一位微博博主在我的微博上说的很好:
牛纵腾点评:周末私用收费只是规定,执行不执行和怎么执行才是关键,怎么规范公用和私用也是个问题,周末就一定是私用?非周末就肯定是公用?
真是这样的,领导干部周末就一定要用公车吗?没有公车相随,日子就过不下去吗?还是“待遇论”在作怪。那么多的老百姓连公车都没有摸过,不是一样过得很好嘛!
这几天很多记者问我:你的“叶氏车改”为什么难以推行?我的回答是“待遇论”和“安全论”。好不容易干到可以享受专车了,怎么能够不享受呢?领导干部日理万机,开车多不安全。
其实,倒退30年,除了高级干部,哪个领导敢想周末用公车的事情?由于公车制度不严谨,才会演化成现在这个样子———没有车不出门。周末打球、喝茶,难道一定要使用公车吗?步行、公共汽车、自己开车、出租车,多的是办法。
在这里,我想讲两个故事。
故事一:一位当过副省级城市市委书记、后来又当省委书记的领导对我说过,当时在当副省级城市市委书记的时候,他的妻弟送一辆旧的捷达[综述 图片 论坛]车给他,周末,他就和夫人一起开捷达车出去兜风,很是温馨。现在升级就不能再开车了。很是郁闷。
故事二:我是1983年7月大学毕业的,9月有一个大学同学的第一次聚会,一位在计委工作的同学兴高采烈地对我们说,他分到了一辆自行车,可以骑着上下班,周末也可以。我们真是羡慕他,这么好的待遇。要知道,在那个时候,自行车一是要凭票购买,二是大家的收入都不高。一辆自行车我记得在100至200元之间,是当时结婚的“三大件”之一———还有缝纫机、手表,合称“三转”。我买的第一辆自行车就是1987年买的武汉“永光牌”自行车,160多元。公务员骑自行车上下班,不应该成为历史。(全国人大代表 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