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北部的强震和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命运走向,牵动了无数善良人的心,在这一段时间里,全球都在为如何支援日本度过难关而献言出力。与此同时,日本地震还让全世界的人们都清晰地感受到了全球化的威力。资本市场上,日本资金回撤的预期,诱导日元上升;世界主要股票市场均经历了宽幅震荡。资源市场,日本炼油厂付之一炬,甚至让因利比亚内乱造成的油价飙升掉头。还有日本赖以骄傲的电子科技产品,上周六来到某电子产品市场,打听之下,日系几大品牌的产品几乎全部停售,原因是后续供货中断的话这些东西会大幅涨价。
当然,受到较大影响的,还有汽车行业。多数工厂集中于日本东北部的日本汽车工业,目前已经基本处于完全停滞的状态。而根据截稿时各方公布的停产日期来看,这次事故可能会导致近期内4万辆的减产。而显然,这不会是地震给汽车业影响的全部。
出口或将大受影响
经过了一年多的调整,丰田汽车刚刚从召回门的泥沼中缓步走出,2010年艰难卫冕全球汽车企业销量冠军。但是这次的打击不知会不会让丰田在2011年失掉王座。丰田于3月14日宣布全线停产,虽然在3月17日恢复了部分旨在供应替换零配件的生产工厂,但是整车厂商和零部件主要供应商何时能真正恢复正常生产,目前还不得而知。本田、日产等主要汽车企业面对的局面也大体相似。
如果不发生进一步的次生灾害,生产影响可能不会对日本的汽车工业伤筋动骨。但是汇率的走向则可能会对以丰田为主的日系企业打击甚大。从近期来看,日元在货币市场走势强劲,与美元的兑价甚至突破了战后的最高水平,虽然在美欧联合抑制日元升值的情况下,日元走势暂时得到抑制,但是能否长期对抗投机资本还很难说。而因为完成灾后重建所需要大量资金,日本可能会在全球资本市场往回抽调资金,这或许会导致日元后续的持续升值。这对于日本的出口行业而言无异于灾难。以汽车业为例,日本目前国内汽车年生产量估计在350万辆上下,而超过50%的产量是销往海外市场的。国内外金融方面专家认为,此轮日元升值的总体幅度将在接近10%,这对于出口导向的日本整车生产企业显然打击沉重。以丰田为例,1美元兑换日元的比价下跌10日元,丰田就在出口贸易中损失3000亿日元。而车企与经销商之间的合同难以有实质性修改,且许多与欧美经销商的合同均为长期合同。即使合作方允许丰田以关税为由提高销售价格,那么反映到终端市场,日系产品的价格也会随之提升,这将使得依赖性价比的日本产品在逐步回暖,但依然脆弱的全球汽车市场失去优势。据笔者了解,北京、上海等地日系进口车的经销商已经做出了提价决定。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车销售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丰田所受影响可想而知。此外,这种影响对于那些坚持日本原产出口的企业如斯巴鲁汽车尤为重大。
新兴市场将限困境
日韩系车企在采购方面向来重视本土采购,这恐怕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东方文化的体现。因此,以中国市场来看,当欧美众多企业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9成甚至更高的时候,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平均数据仅为70%左右,最高的也在80%上下。在新兴的印度市场则比中国还要低很多。前文提及的丰田能成为全球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与日系车企在全球的成功息息相关。同时,以丰田为代表的精益化生产理念深植日本汽车业,严格的成本控制和利润率要求,使得日系企业在产品和零部件储备方面非常谨慎。停产一周以上就会造成供应紧张,如果一个月以上不能正常生产,其全球供应链将陷入全面困境。这样的供应商布局使得日本汽车工业车轮被迫停摆的时候,日系车企在日本境外的合作伙伴会很快有“感觉”,特别是新兴市场。可不要指望汽车会像电子产品那样被囤积居奇,待价而沽,日本汽车工业虽然强大,但在技术上可没有电子工业那样强悍的优势。在份额和销售数字重于一切的新兴市场,停滞带来的结构性影响难以逆料。
此外,如前所说,日元升值的预期也会影响到零部件供应的价格。日本这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不会对企业实施高额出口退税补贴,因此外贸中的货币因素导致的价格波动将被如实反映到市场。出口成本的提高同样会使得零部件供应价格提高,进而导致整车涨价。在以经济型产品消费为主的新兴市场,对于车价以及后续维修保养价格的敏感,可能会影响到车企的市场销售以及渠道建设。
中国市场或有变数
中国市场今年是深入变化的一年,经历了前两年的疯涨,今年被普遍认为是谨慎看好的一年。但是一路拉升所掩盖的问题今年一定会有所暴露了。比如跨越式发展造成的维修服务质量的下降;前两年漂亮的利润报表,导致厂家在市场滑坡的时候与商家形成较大矛盾;对产能需求的乐观估计导致前期投建产能过多,等等。这些是各大品牌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业内专家以及厂家人士均认为,今年年中将是新一轮价格大战的开始。而其规模估计要超越之前的历次价格战,其对市场产生的深度调整作用,现在无法预计。
日本强震使得日系企业虽然不免要失去一些市场份额,但是或许供货的紧张也可以让他们侥幸逃过这次预计内的价格战。多年以来,日系产品价格控制一直较为严格,因此也积累了车辆保值的好口碑。但是近两年来,一些日系主流品牌在发展全产品系列的时候,在中低级别产品上价格始终偏高,无法打开局面。而此次地震导致的汇率变化、供应紧张等因素使得日系产品后续不仅降价困难,还有可能涨价。这恐怕会与今年中国车市的整体走向背道而驰。这很难做出对日系有利的判断,倒是正处强势的欧美系或许会因此获益。
此外,刚刚在上周传出与奇瑞即将签约合资的斯巴鲁汽车,也已经宣布了推迟签约。而全日本原装出口的斯巴鲁汽车,其未来的走势,究竟会是因为供货不及而造成市场饥渴,从而为后续快速发展创造有力条件,还是会因为货源紧张而提价,造成性价比下降而流失大量客户,这还有待观察。无论如何,犹豫了三年多的斯巴鲁终于决定国产之时,遭遇变数,总让人担心。
日系思路应有调整
日本的精益化生产体系在2010年遭遇了质量危机。这让之前被人们奉为教条的工业管理模式受到质疑。如今大家可能因强震而猛醒,原来问题不至于此。
事实上,即使没有地震的影响,由于日系企业对利润率的严格保障,如本田、丰田等一些企业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已经开始遭遇发展瓶颈,与十年前无差别的价格策略,已经没有办法保持其产品的性价比优势,一些经济型产品因为定价较高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滞销。
作为“全球第一大”的中国市场是日本企业输不起的市场。这两年来由于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召回门事件的负面效应,加上日系车企近年来突然在核心技术更新换代方面迟滞下来,导致丰田、本田等主流日系车企在中国市场式微,依靠数款明星级产品勉力支撑。只有注入了欧洲思维的日产因为产品线日益丰富,营销手段日益灵活,价格策略接近市场,而一直保持与欧美列强同步的快速增长。
经历此次灾难洗礼的日本汽车工业,将不得不反思与中国合资企业之间进一步加强技术合作,使得合资企业具有更全面的技术能力;进一步扩大国产化率,至少要给供应商找到理想的“备胎”,以确保无虞。此外,在全球范围内加大零部件供应商合作伙伴的建设,加快本土零部件企业在境外的产能建设,调整储备规模等也应该提上议事日程。
我们相信,日本人民不会被强震和海啸吓倒,重新站起来的他们会把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我们也相信,日本汽车企业也会经过阵痛和调整,很快恢复其活力。如果这次的震动能促使日系车企下决心修正其精益化生产模式带来的弊端,修正其在新兴汽车市场的部分难切实际的营销政策,甚至借机对产品技术实行跨越式改造,那么暂时的困难将很快得到克服,可能一时会失去的市场份额也就成了昂贵但值得的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