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深圳的机动车预计净增130万辆,届时全市机动车总量将突破300万辆。作为控制尾气污染物排放的一个重要举措,我市力争在2014年前让汽车"喝"上国Ⅴ燃油。昨天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光明率部分人大代表调研了我市汽车尾气排放情况。
七成大气污染来自机动车
近年来,我市机动车越来越多。数据统计,我市机动车保有量从2003年的50万辆到2007年突破100万辆,目前已高达175万辆。加上30万辆异地车,我市机动车在用量已超过200万辆,是国内车辆密度最高的城市。而机动车更是大气污染的"祸首",对污染"贡献"率高达70%。
有关部门介绍,全市高排放车辆主要包括三类。一是物流园区、港口码头及原特区外车辆尾气污染严重,是重污染区域。二是我市货运物流行业发达,30万辆柴油车对机动车污染"贡献率"达50%,是重污染行业。三是我市仍有31万辆黄标车,对机动车污染的"贡献率"高达70%,是污染高排放车辆。
燃油升级年削减尾气污染9.5万吨
积极推进车用油品升级是我市控制污染排放的一个重要举措。我市分别于2005、2007、2010年依次推广国Ⅱ、国Ⅲ、国Ⅳ车用燃油,按"先油后车"模式同步对新车准入强制执行国Ⅱ、国Ⅲ、国Ⅳ排放标准。据测算,我市车用燃油升级以来,每年削减尾气污染排放物约9.5万吨。市人居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以往经验,我市将力争在2014年前推广应用国Ⅴ燃油和国Ⅴ车。
加快黄标车淘汰更新也在有关部门的计划之中。记者了解到,自我市2004年实行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后,提前淘汰近10万辆黄标车,相当于250万辆国Ⅳ车的污染排放,减排效果显著。下一步,我市在持续扩大黄标车限行范围的基础上,将结合国家"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制定合理有效的黄标车淘汰方案,加大经济补贴力度,引导黄标车提前淘汰更新。
7月起开展交通污染实时检测评估
控制机动力尾气污染物排放也是确保"绿色大运"的重要内容。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1日起,我市将在大运期间全面限行黄标车,并建立环保、交通和交警三方联动的执法机制,要求所有机动车必须按规定进行排气定期检测。同时,利用中、高精度机动车排气污染流动检测车等设备,在市区主要道路、大运会场馆周边区域,开展交通污染实时动态检测评估。
另据了解,大运会期间,东莞、惠州等周边城市将与我市共同开展机动车尾气联防联控工作开展对跨境城际巴士、货运物流车辆的检测工作,加大对尾气超标车辆的查处力量。(责任编辑:田彬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