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十年相伴 《汽车周刊》十大事机(下)

2011年05月19日 04:26
来源:信息时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上周,“十年相伴 《汽车周刊》十大事记(上)”推出后(详见本报5月12日D01~D03版),受到汽车行业及读者的一致好评,大家均表示,看了专题报道后,很多大事记仍历历在目,仿佛不久前才发生一样。为此,本周《汽车周刊》趁热打铁,继续推出专题报道下篇,让在汽车行业一路走来的同伴和忠实的读者,再度回顾彼此经历的成果和代表作。

信息时报记者 马海燕

代表6

3·15红黑榜专题报道

街坊买车修车必看榜单

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把所有的维权希望都寄托在这一天。但汽车行业由于“三包”政策迟迟未能出台,投诉无门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从2006年起,《信息时报》与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合作推出“3·15红黑榜”。“红榜”顾名思义就是值得信赖的经销商,而“黑榜”则是需警惕的对象。

诚然,广告是报纸的主要收入来源 ,但媒体也需承担并体现它的社会责任,“红黑榜”便是如此。从推出之日起,“红黑榜”便拒绝任何广告,每年初,我们便收集前一年的数据,了解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话题,再在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提供的投诉案例基础上,制定详细方案,并出动所有记者和编辑,进行实地暗访,不仅给所有4S店一一打分,而且对消费者集中反馈的问题进行一一求证,综合所有数据,才得出“红黑榜”。

时至今日,“红黑榜”已经成为广州乃至华南最具影响力的评价体系,同时也是广大街坊每年买车修车必看的榜单。

代表7

营销案例评选:

分享车商的成功案例

过去十年,汽车行业如此的多姿多彩,其中,固然有车企和消费者的功劳,但假如没有汽车经理人出色的营销策划,恐怕会失色许多。汽车都是四个轮子,车与车之间的不同,在于营销,通俗的说就是“包装”。可别小看营销,中国早已不是只要是个车就能卖好的“卖方市场”,而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买方市场”,如何第一时间打动消费者,靠的就是营销。

《信息时报》从2004年开始,每年年底会评选出当年出色的十大营销案例。我们评判的标准,是关注营销案例的巧妙构思,通过独特的创意,将汽车所有优点展示出来,全面提升销量的同时,也扩大了品牌影响力。对于该评选,我们并不避讳它的专业性,不是所有人都了解汽车圈发生的营销事件,但我们还是矢志不渝的做这件事,因为我们清楚,中国最不缺的是人,但最缺的是人才,尤其是营销人才。时至今日,我们可喜的看到,业内许多营销专家,在声名不显的时候,都上过我们的榜单。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营销 消费者 汽车 汽车行业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