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刘旭 发自北京
短短几天,北汽高管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5月18日,北汽集团发布公告称,截至2011年4月底,汪大总为期3年的聘期已满,被北汽集团董事会续聘,出任专务总经理一职,负责国际并购合作和海外发展等事务。此前,汪大总就职北汽集团总经理,主持公司经营工作。
与此同时,北汽股份副总裁张欣的离职已经确定。北汽集团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北汽集团发展的重点是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北汽集团的内部正在经历复杂的人事更迭,这一人事变局主要集中于自主品牌板块。
据消息人士透露,由于长安、长城等车企的挖角,北汽研发体系的人才流失率也在增加,北汽着力打造的自主品牌和研发体系,或受到人事动荡的影响。
内部变动外部挖角
对于张欣的离职,一位接近他的人士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相关的离职通知这两天就会发布。”
此前,张欣主要负责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业务的发展。有分析人士指出,张欣的离职或与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发展现状有关。
2008年,执掌北汽集团一年有余的徐和谊在理顺各种外部关系后,开始组建自己的高管团队,其中的重头戏就是通过全球公开招聘北汽控股总经理,从上汽集团迎来了汪大总。同年,张欣告别南汽,来到北汽担任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享受总经理待遇;供职于奇瑞的李峰回归,掌管北京现代;徐和谊从昌河汽车引入了蔡速平,出任北京奔驰中方副总裁。
一番招兵买马后,围绕徐和谊的高管团队正式组建完成。
此后两年,北汽集团这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团队迎来了“蜜月期”。从2008年开始,北汽集团业绩大幅攀升,亏损最为严重的北京奔驰在2009年实现赢利,自主品牌项目同步重新启动;2010年,为治理公司法人结构,同时也为了加快上市进程,北汽股份公司宣布成立。
度过了艰难的“整合时期”,汪大总等人3年的聘用期即将结束,人事变动的局势凸显。
毫无疑问,人才的引进和变更对于每个企业而言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正在上升期的大型汽车集团更是如此。
汪大总在北汽集团任总经理期间,负责组建北汽自主研发团队,并于2009年年底主持收购了萨博的相关知识产权。他的继任者是北汽集团北汽股份公司总裁韩永贵。
韩永贵是北汽集团和北京汽车的“老员工”,曾任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团委副书记、书记;北京轻型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北京汽车工业总公司党委委员、团委书记、教育处长;现任北京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和新闻发言人。
业内人士分析,相比于汪大总等“空降兵”,一直在北汽系统内的韩永贵,与徐和谊的组合可以更为同步。
与内部融合相比,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和人才争夺更值得北汽紧张。
长安集团去年将研究院和中高端汽车基地布局在了北汽的眼皮之下,招聘员工与高管的条件十分丰厚,围绕北京积聚的人才,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后起之秀同样虎视眈眈。
“北汽研究院人员离职的速度和比例,已经比奇瑞相差不多。”北汽集团的一位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
或影响自主品牌战略进度
北汽集团始终强调自主品牌的高端化和后发优势,但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北汽自主品牌起步晚了”。
张欣曾宣布,根据北汽的品牌发展战略,北京汽车在未来5年内将陆续推出20余款全新自主品牌乘用车车型,全面覆盖从A0级到C级轿车、轻重型越野车和交叉型车系列产品线,将在2015年实现产销量70万辆的目标,进入自主品牌汽车生产企业第一阵营。
接近张欣的人士这样评价其在北汽集团近3年的工作业绩:在北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创建工作中,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搭建了轿车和微型车两个整车生产平台,完成了经济型轿车工厂的建设;同时组建了北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创业队伍,这个队伍已发展到1300多人。
张欣曾透露,对自己在北汽集团的工作没有遗憾。但是眼下,这位主管的离职,为北汽自主品牌战略的如期实施增添了变数。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汪大总和张欣是北汽研发板块和自主品牌板块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二人的职位变动或影响北汽研发体系以及自主品牌的发展进度。有消息人士透露,内部高层的动荡,可能会增加北汽在研发和自主品牌两个领域的人才流失率。
对于急欲站稳“前五”的北汽来说,目前自主品牌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无论是高管还是技术团队,稳定对战略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责任编辑: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