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高管”大不同
同样身处汽车行业,由于所在企业的性质(国企、民营)不同,所处的行业(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不同,高管薪酬往往又存在差异。
从薪酬排行榜中分别从乘用车、商用车、女高管和董秘的角度分别遴选了排名前十的高管进行分析。发现风光无限的乘用车尽管在2010年取得了爆发式增长,但其高管薪酬却显得“寒酸”,最高年薪不足百万元,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高管的价值不高,这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事实证明,零部件高管薪酬及持股市值要远大于整车企业,国有汽车企业的高管薪酬又远低于民营企业。那么谁在乘用车企业里身价最高?谁是商用车企业里的身价翘楚?谁是最富的汽车女高管?谁是2010年的金牌董秘?
在乘用车身价前十的高管中,有三位来自上海汽车(600104),五位来自一汽轿车(000800),其余两位分别来自海马汽车(000572)和广汽长丰(600991)。
一汽轿车总经理张丕杰以85万元年薪成为乘用车上市企业中年薪最高的高管。紧随其后的白羽同样来自一汽轿车,年薪仅比张丕杰相差1万元左右。
实际上,高管持股市值最高的当属上海汽车(600104)董事长胡茂元,其以70万元成为乘用车领域持股市值最高的高管,不过其74万元的年薪只排在第五位。紧随其后的是上海汽车(600104)总裁陈虹,年薪同样为74万元,但持股市值则为14万元。
除了这几位高管外,前十强里还有广汽长丰(600991)副总何坤和海马汽车(000572)董事长景柱的身影。
上海汽车(600104)在2010年取得的成就通过四个数字就可以概括。2010年,上海汽车(600104)实现营业总收入3133.76亿元,同比增长125.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29亿元,同比增长108.26%。这样的数据,足以傲视业界任何车企。
而一汽轿车(000800)2010年的成绩同样是骄人的。2010年3月,2010款奔腾B70[综述 图片 论坛]时尚版正式上市;2010年4月,马自达睿翼[综述 图片 论坛]轿跑车正式上市;2010年8月,2011款奔腾B50[综述 图片 论坛]正式上市;2010年10月,2011款奔腾B50舒适型正式上市;2010年12月,mazda8正式上市。这几个车型的发布,有力的保证了一汽轿车(000800)的销量和市场地位。
2010年时广汽收购长丰汽车的第二个财年。在这一年,广汽长丰(600991)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19,887.5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0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549.1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1.98%。猎豹飞腾[综述 图片 论坛]1.5L 时尚版成功上市,2011款pajeroCK车开发完成,CP2 自主品牌轿车产品开发工作顺利推进。一切都昭示着广汽长丰(600991)正走在良性发展的道路上。
海马汽车(000572)的2010年同样是意义非凡的。这一年,海马汽车(000572)实现了扭亏为盈,并建成郑州基地,使整车产能提升到36万辆,发动机产能提高到30万台。公司的产品格局在2010年也逐步完善。从A级车发展为台发展为A00级、A0级、A级、B级等多平台系列,基本覆盖了15万元以下家用轿车和城乡用车消费主流。全年实现整车产销过20万辆,同比增长78%,高于行业同期增长水平。
业绩骄人,高管高薪,无可厚非。
福田高管成商用车大赢家
实际上,商用车是除零部件之外,上市企业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宇通客车、中通客车、福田汽车、金龙汽车等知名商用车企都是沪深两市的上市企业。这么多商用车企都已上市,那么谁是商用车届的“钻石王老五”呢?
商用车高管薪酬Top10的排行榜上,福田汽车(600166)占据七席,且前三名均来自福田汽车,而宇通客车(600066)董事长汤玉祥排名第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汤玉祥以持股市值933.12万元位列商用车上市企业高管持股市值第一位。宇通客车(600066)在2010年实现销量4.2万辆,同比增长了36%,其中中高档车销量3.1万辆,同比增长60%。随着商用车市场的产品升级换代和商用车消费群体消费水平的提高,主打中高端车型的宇通客车(600066),其发展前景更为可观。
无疑,福田汽车总经理王金玉以年薪198.47万元成为商用车企业薪酬最高的高管。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福田汽车(600166)入选前十的这7位高管,身价都在130万元以上,有的还持有福田汽车(600166)的股份。因此,福田汽车(600166)当之无愧成为了金牌高管的高产地。
福田汽车(600166)的这种薪酬福利体系很值得关注。暂且不说福田汽车(600166)对于普通员工实行的是怎样的薪资报酬体系,至少对于公司领导层,年薪+股权的薪酬体系,既可以保证公平(依靠年薪进行调整),又可以保证高管们工作目标的一致性(依靠股权激励实现)。如果股权激励机制能够推而广之,让普通职工也成为公司的主人公,那么就可以真的让所有人都体会到企业发展带来的益处,也将更好的激励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2 上一页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