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拟对沃尔沃中国位于大庆和上海通用位于沈阳的新建项目做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两个项目的一些细节随之披露。跨国车企近来在中国新建基地、扩大产能的动作频频,与此同时,自主品牌也丝毫没有放慢海外跑马圈地的速度,“新一轮的较量开始了”,有业内人士如此分析。
跨国车企国内再圈地
记者了解到,沃尔沃汽车(微博)(中国)有限公司整车厂年产8万辆乘用车项目将落户大庆市高新区,项目征地84公顷,产品方案为豪华型家用轿车113K、中高级SUV XC60和MPV三种车型,达产年(2015年)三种车型的产量分别为3万辆、4万辆和1万辆,拟于2013年投入试生产。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等生产部门,成品车停放场及试车跑道、油化库、物流库等仓储部门,公用动力站房、污水处理站、危废暂存库等公用部门。项目总投资45.76亿元。
上海通用(沈阳)北盛汽车有限公司扩建(三期)项目位于沈阳市大东区沈阳汽车城产业园区,上海通用(沈阳)北盛汽车有限公司现有年产20万辆整车制造能力。本项目距现有厂区北侧7500米,属于异地扩建项目,新增占地面积为220公顷,产品方案为年产30万辆整车及45万台发动机。扩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冲压、车身、涂装、总装、动力总成五大车间和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动力车间、锅炉房、污水处理站等配套辅助设施。工程总投资70亿元。
这远不是金融危机后跨国车企间较量的开始。在这之前,一汽-大众南海项目已经正式获批,这将为一汽-大众新增30万辆的产能,使一汽-大众总产能突破100万辆。而长安PSA深圳基地的获批,也将最终形成年50万辆的生产能力,并将PSA在华产品线向商用车型延伸。与此同时,神龙公司第三工厂在武汉启动,到2015年,神龙的产能将提升至75万辆。此外,北京现代、福特在华合资公司长安福特马自达和江铃汽车,目前也都在兴建新的生产基地。
已经在中国市场扎根的跨国企业在进行新一轮的攻城略地,过往表现不那么如人意的企业也在期待在这片土地重生,比如三菱和菲亚特;更有陌生面孔在摩拳擦掌,比如西亚特。
自主车企发力海外工厂
记者从长城汽车了解到,长城汽车自2009年5月起开始在保加利亚建KD组装厂,目前项目进展顺利,有望在今年年底实现量产,项目规划产能为5万台,主要生产车型是凌傲[综述 图片 论坛]、风骏5和哈弗H6。长城汽车是保加利亚国内设立的唯一的一家汽车组装厂,受到当地政府高度重视。
此前在3月份,国家发改委核准了奇瑞在巴西圣保罗州投资建设整车组装厂项目,该项目一期建成后可形成年产整车5万辆的生产能力。去年9月,奇瑞与巴西圣保罗州政府正式签署了投资建厂的框架性协议,成为中国第一家在巴西投资建厂的中国汽车制造商。
2月份,海马的第一个KD工厂在俄罗斯投产,目前俄罗斯销售情况良好。第二个KD工厂落户白俄罗斯,并将加速开拓以巴西为代表的南美市场。
内外之争再升级
合资企业的国内再度扩张,令人为自主品牌捏了一把汗。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0年销量前十名的乘用车企业中,只有奇瑞和比亚迪两个自主品牌入围,其余都是合资企业。合资企业挟品牌、技术之优,加之近年来愈来愈被重视的产品线下探、产能扩张、薄利多销,这些因素都将给自主品牌带来巨大压力。
与此同时,国内汽车企业愈加重视国际战略,抢占国际市场复苏的机遇,因为国内市场毕竟有限。记者了解到,一些车企已经把加速开拓国际市场,作为规避未来国内市场动荡调整的重要战略。
业内人士分析称,国内车企采取海外建厂等方式,由国内输出零部件,在国外组装,不但能够规避整车出口的高税率,增强自身产品的成本优势,更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开放政策和市场环境拓展海外业务。输出商品、技术,不但能够占领国外市场、最大限度地实现利润增长,更能实现企业国际化战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凸显“中国制造”。
专家提醒,国内企业海外拓市也要做好多重准备。因为受当地产业政策、市场环境影响,海外组装厂的发展有时也相当被动。比如2005年吉利的马来西亚项目,进行过程中当地政府政策突然调整,企业只能另谋他路。企业要规避海外风险,真正熟悉并融入当地市场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