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N记者 郭安丽 北京报道
2010年6月,财政部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一周年过去,作为重点试点的上海仅售出10辆纯新能源汽车,其中只有2辆属私人购买。科技部“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甄子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万辆左右,私人购买仅百余辆。
一边是政府手握重金悬赏制造企业并给予消费者补贴,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另一边却是市场反应冷淡,举步维艰,经过一年补贴试点,私人购买仅百余辆,与当初的推广目标相去甚远。新能源车到底是怎么了?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模式出了问题。”刚刚购置了奇瑞M1新能源汽车的上海车主张先生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说。作为低碳出行拥护者、向来排斥购买普通家用轿车的张先生于今年4月份购买了新能源汽车,可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张先生后悔了,花的钱不菲不说,自己的交通出行却并没因此得到多大改善。
试点一年 市场冷淡
2009年2月,财政部公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推广使用单位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按照混合程度和燃油经济性,混合动力汽车最高每辆可享受5万元的补贴,纯电动汽车每辆补贴6万元,燃料电池汽车每辆补贴25万元。
2010年6月,国家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纯新能源车每辆最高补6万元;发动机排量1.6L及以下节能型汽车全国范围内每辆车补贴3000元。截至目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也由5个增至25个。
据媒体报道,当初财政部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预算为50亿元,并且按照当初计划,如果补贴实行效果不错,还会增加预算。
但全球公认政策补贴力度最大的中国,实际销量却不如其他国家。据统计,2011年第一季度美国市场共售出了7.85万辆混合动力和纯新能源车,而日本在2009财年混合动力与新能源车共销售约22万辆。
“虽然政策推动力度很大,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遇冷,尤其是在私人用车市场反应平淡却是不争的事实。”山东中文沂星电动汽车有限公司销售经理于沂星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中绝大多数为公共领域用车,都是国家财政买单。
在2009年《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首次明确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是到201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根据今年前5个月车市销量数据,预计今年乘用车销量将达到1350万辆,以此计算,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超过60万辆。
不过,据媒体对补贴试点城市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所做的调查显示,上海目前已上牌照新能源车仅为10辆,其中只有2辆属私人购买。在杭州,也仅有25人购买了纯电动汽车。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的市场化效果显然与上述目标差距甚远。“从整车企业调研了解到的数据,目前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在800辆左右。”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向记者表示。
百姓为何不买账?
2010年6月,财政部确定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后,今年4月7日,上海市首批私人购买的新能源汽车正式上路,8名普通市民成为首批“吃螃蟹”的人。但此后新能源汽车却几乎无人问津,据上海当地媒体报道,目前上海全市私人购买上牌的新能源汽车仅为10辆。
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自主品牌车企比亚迪的官方数据显示,自国家大力扶植发展新能源汽车3年来,旗下新能源汽车F3DM型号总销量仅为365辆。
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为何“叫好不叫座”?
上述购买了奇瑞M1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张先生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的车总价约15万元,尽管有国家补贴的6万元,但自己还要缴纳购置税1万多元。算下来,比同等燃油汽车贵了一倍多。因为同样配置的奇瑞M1燃油汽车才卖3.88万元。
“再说购置税,国家规定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今年开始按10%的税率征收,可我的电动汽车是零排放,却也按照同样的标准征收,这也不太合理了。”张先生向记者说道。
另外,张先生向本报记者表示,新能源车充电不方便也是妨碍普通市民购买新能源车的重要因素。“一些新能源车采用的是20安培的直流电的充电模式,可家里现有的都是12安培的交流电。”张先生向本报记者表示,这意味新能源车无法在家庭中充电,不得不借助一些定点充电站,可充电站配套在国内并不完善。
于沂星向本报记者表示,事实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能源车战略缺少的不只是基础设施的配套,补课的地方还很多。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专家分析,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电池技术是主要瓶颈,另外如何保证由电机系统组成的动力总成与整车匹配,也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而在技术方面,相关引导政策的缺位现象比较突出。
甄子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一周年说明,光靠政府的补贴来推动市场发展是不够的,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形成互动,通力合作。新能源汽车遇到的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配套问题,整车、零部件、电池、电网等企业的配套问题,因此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来做整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