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观察:贵阳出租车乱象需下猛药

2011年08月09日 10: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久居贵阳的市民周老伯发现,无论天晴下雨,贵阳出租车总是蓬头垢面脏兮兮的,乱按喇叭超车揽客、拼客拒载乱收费、开车时打电话抽烟现象亦屡见不鲜。与此伴生的后果则是黑车的泛滥以及越来越多的市民宁愿步行或坐公交、黑的也不选择打的。去年6月,时任贵阳市市长的袁周从自己的亲身感受总结了该市出租车行业的十大乱象,即数量少、价格高、不打表、拒载、拼客、不文明、选客、甩客、形象差、卫生差。

“师傅盐务街走不走?”在贵阳火车站出租车专用通道,一位乘客询问出租车司机。“不走,要去加油”,司机如此回答,随后加速离开。可是,车驶出不到5米,另一位乘客拦下了该车,在与司机一阵商量后,坐上了这辆出租车。

类似的情况也在贵阳客车站上演。经常出差的李小姐告诉记者,停在客站出口的出租车常常在乘客上车前询问目的地,有时会以“要吃饭”“交班”“不识路”等理由拒绝她上车。有时司机会喊价,你要是坚持打表,这些出租车会马上启动,把你丢在原地。而在贵阳机场,不打表一口价、拼客也是常态。

家住宝山南路的包女士告诉记者,“我和3个朋友在小河吃饭,准备打的回家,但是过了好几辆空车,司机都不肯停车。”包女士怀疑,司机是见她们人多,不便拼客,以不停车的方式拒载。

据了解,贵阳出租车司机有一套自己的“拒载经”,即拒走容易拥堵的路段,同时,目的地比较偏僻,送客后有可能出现空驶的情况,也让司机选择拒载。在火车站、客车站等地,拒载就另有原因了。不少司机只愿拉长途客人,一来相较短程而言,长途的利润较高,二来司机可以和乘客仪价、拼客,增加收入。

近年来,贵阳建设生态休闲旅游和文明卫生城市的热潮一浪接着一浪,出租车行业代表着城市给外来客的第一印象,良好的运营状况和服务水平,有助于塑造城市形象,否则适得其反。

据了解,目前贵阳市出租车拥有量4121辆,其中个体经营2485辆,公司化运营的仅1050辆。按照目前该市中心城区人口250万人车计算,出租汽车万人拥有量仅为16.5辆。去年12月底以前,该市出让出租车经营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行政许可,二是拍卖。从1992年至2000年,贵阳一共举办了6次出租车经营权拍卖,因是价高者得,1999年其经营权就卖到了42万元/辆,造成了80%的出租车均由散户粗放式经营,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长期存在。

为此,贵阳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多条解决措施,包括增加运力,提高驾驶员进入门槛,加强对业主的管理,完善驾驶员社保,打表率必须达到100%,解决错时交班问题,严查拒载、选客、甩客和脏车上路等。然而,措施实施以来,出租车乱象似乎仍持续上演。有关人士人为,此种现状之所以迟迟不能得以有效解决,乘客投诉成本高、程序繁杂、投诉难有效、行业管理方行政不作为、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监督以及行业自律意识差等是根本症结。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贵阳 出租车 司机 一浪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