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回购1%股份是过河拆桥吗?

2011年08月26日 11:20
来源:中国工业报社 作者:李永钧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通用已经告知上汽集团,希望以约8500万美元的价格回购2009年底出让给上汽的1%上海通用的股份。”8月4日,通用汽车CEO丹尼尔·艾克森在通用汽车第二季度财报会议上如是说。这也意味着,从通用手中获得的上海通用1%股份还没“捂热”,上汽集团或许又要拱手送还了。

消息一出,许多业内人士认为通用此举是过河拆桥,全然不顾两年前上汽出手相救的情分。

危机遇救

2009年12月4日,上海汽车(600104.SH)发布公告称,公司以8450万美元价格,收购通用汽车持有的1%上海通用的股份,交易达成后,上汽集团持有上海通用的股权比例从50%变成了51%,而通用的持股比例下降至49%。

而在收购这1%的股份之前,上汽集团一直在为新执行的公司《企业会计准则》苦恼不已。2008年,上海通用营业收入为564.9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31.19亿元。如果把这部分资产装入上市公司,显然会大大提高上市公司的资产说服力和融资能力,上汽显然不能轻易让上海通用的业绩从上海汽车的财务报表中溜走。于是上汽向通用方面提出了要增持上海通用的要求,而通用似乎也并未为此考虑太长时间,便把其持有的1%上海通用股份转让给了上汽集团。

通用之所以这般痛快地答应了出让股权的要求,这与当时通用的危机处境息息相关。2009年,通用尚处在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影响之中;而中国在该年的汽车产销量突破了13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缺钱的通用显然还要把重心继续往中国市场倾斜,于是转让给上汽集团1%上海通用的股份。这样做对通用而言,不但能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更能让自己与中国市场捆绑得更紧。

“上汽控股上海通用,成功合并上市公司报表,一举跻身世界第八大汽车集团;随后,上汽和通用在香港成立投资公司,收购通用印度公司,双方各占50%股权,共同分享在印度市场的利益。在通用IPO之前,上汽还力促通用收购五菱集团在上汽通用五菱中10%的股权,为通用成功实现IPO锦上添花。”上汽集团高层曾这样阐述当初参股通用的意义。

当然,作为回报,上海汽车斥资5亿美元入股通用汽车,并同意通用汽车增持上汽通用五菱10%的股权。对此,当时的舆论一片叫好声,称“不仅促进了各自利益的实现,而且创造了许多新利益点,为中外车企业合资合作提供了一个好范例”。不过,当初很少有人注意到,老谋深算的通用在股份转让协议里埋下了伏笔,约定内容显示,“此次转让期限为两年,两年后通用汽车有优先回购权。”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

事过境迁

按理说,通用与上汽签订的转让协议是两年,为何不到两年,通用便频频放言要回购股权?

据分析,通用急于收购出让给上汽的1%股权,与通用汽车的业绩复苏密切相关。今年上半年,通用汽车公司的全球销量超过丰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近日发布的2011年第二季度全球经营业绩显示,普通股股东净利润达到25亿美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3亿美元增长逾一倍,且连续六个季度实现盈利。其中,总部设在上海的通用汽车(中国)国际运营部,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6亿美元,较2010年同期增加1亿美元,占其全球利润的五分之一。

对于通用汽车来说,现在回购上海通用股权的“合适时机”已经来临。进一步谋求在中国市场的利益,是其重返全球汽车老大席位的关键步骤。对业务蒸蒸日上的上海通用来说,多1%股权就是多一份赚钱实力。

与此同时,通用也在逐渐恢复其强势心态,在主张权利的背后,是通用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如果一直由上汽集团控股上海通用,那上汽集团就会在渠道建设、产品规划以及技术引进方面更多地去体现中方意志,这显然不是通用愿意看到的。

为了共同的市场,通用一边与上汽努力牵手,而另一边却时刻不忘50∶50的对等合作地位,可以说,以通用为代表的车企在跨国合作中从未放松紧绷的弦。

两强博弈

在离回购协议还剩4个月左右的期限中,通用再次抛出提前回购股权的论调,大多数人认为通用此举是过河拆桥。理由是,上汽当年为通用优化全球化资产用心良苦,除了收购1%股权外,还包括与其共同攻占印度市场、支持IPO等,其中最可观的当然是从中帮助通用购得上汽通用五菱10%的股权。

明眼人都应该知道,上汽集团打心底是肯定不愿意转让这1%的股份的。上海通用近年来的市场表现相当强劲,其盈利能力更是毋庸置疑,这可谓上汽最不愿意转让股份的核心原因;再者,上汽通过持有上海通用51%的股份,就能成为上海通用的控股股东,且有可能拥有上海通用汽车董事会表决权,这点也是一个不愿转让股份的原因。

业内人士指出,这个时机对上汽来说很不合适;在这个时间点上,任何一种股权变更都可能产生蝴蝶效应。上海通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美化报表和更多的分红,更重要的是其具有的巨大示范效应,这和最近一汽大众面临的股权变动可能带来的政经层面的波动是类似的。

更重要的是,这并非一起单纯的交易。2009年12月,在谋求整体上市的上汽集团出于融资需求、面临破产危机的通用急需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这笔交易方才达成,双方在2010年将这场双赢的资本交易演绎得淋漓尽致。但时至今日,当通用羽翼丰满,想要主动抽走上海通用1%股权这张底牌时,一条资本交易链却在通用“平价赎回”的欲望下逐渐清晰。

“最初可以说是双赢,但从现在来看,很难说清楚谁获利更多。”在大部分业内人士看来,上汽和通用的这起股权交易,更像是一个人危难之际在当铺当掉了自己最值钱的东西,重新发达后希望以比当初低得多的价格重新赎回的行为。

商场无朋友,有的只是利益的驱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两强的博弈,且看上汽如何应对?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上海通用 上汽集团 股权 汽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