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承认不足没什么不好

2011年09月21日 11:37
来源:汽车商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吴迎秋

9月7日,我的《自主品牌反思需要批判精神》一文刊出后,不少人赞同我的观点,但也有人认为还是要看到自主品牌总体是进步的,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政策市场原因。言外之意,用批判去反思没必要。

无独有偶,刚刚结束的成都车展上,起步较早、曾经搞得红红火火、这几年下滑十分明显的某自主品牌企业的负责人,面对媒体“如何看待下滑”的问题,他的回答是,自主品牌份额虽然有下降,仍有30%的占有率。同时还不忘自夸一句:出口在增加。

面对这样的说法,我真的有些无语、有些无奈。当前,自主品牌遭遇很大的挫折是不争的事实,而且这种困难和挫折刚刚开始。必须深层次、全方位地加以总结和反思。甚至,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

换句话说,必须看到自主品牌当前的挫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在过去主观上的错误造成的。如果看不到这一点,还在那里文过饰非、死不认错,最终一定是满盘皆输。

为什么还有企业缺乏认错的勇气、自我批判的精神?我想原因很多,有不真干的,当然就不讲真话;有蛮干的,自然是说胡话,说大话。但我还想说一点原因,那就是在某些自主品牌企业那里还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时间还有,空间还在,自主品牌产品还有价格竞争力。

其实不然,当前这个曾经是自主品牌快速发展的“三要素”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是时间。自主品牌过去的“黄金十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段时间,同时也是跨国公司不愿涉足10万元以下市场造成的。但现在,合资企业的产品已经突破6万元,给自主品牌留下的只有5万元以下的狭小市场。试想,如果5万元以下市场能占到整个轿车市场的30%,并且自主品牌完全占领了这30%,是否就能乐观地说:三分天下有其一了呢?这显然是掩耳盗铃。任何一个有责任心、有抱负的中国汽车人都不会去追求这样一个完全由低端产品占据的市场份额。

其次是市场空间。以往,很多自主品牌汽车从业者都在讲,中国汽车的未来在二三线甚至四五线市场。这是一片广袤的开阔地,自主品牌可以大展拳脚。但眼下的现实是,合资企业的产能扩张就是在给二三线市场做储备,它们的产品也正在向二三线下沉。据我所知,今年年内,几乎所有主流合资企业的营销重点都是在二三线市场上。

再次是产品特色。长期以来,自主品牌产品的杀手锏就是性价比,但现在“合资自主”产品正在对这一优势提出严峻挑战。撇开“合资自主”的性质争议不谈,它们的产品即便是来源于老旧平台、采用过时技术也还是比自主品牌高出一筹,这就有可能从根本上瓦解自主品牌在低端市场的竞争力。也正是基于此,合资企业的外方对“合资自主”的态度正在由硬着头皮“对付着”转变成真干、实干。

我想,看清了这三方面的严峻形势,没有人再会为海外出口的点滴增长而沾沾自喜,更多的可能是像华晨董事长祁玉民那样坦陈:尽管经历10年高速发展,那是我们与外资、合资品牌不处于同一个产品市场区间,我们做的是低端、低价。当今天,合资产品下探,自主品牌上拔,“一旦河水犯了井水”就要有大麻烦。

最近,大家都在说,王传福与他的比亚迪遇到了大问题,担心比亚迪会否活不下去,我倒觉得比亚迪不会就此倒下,原因就在于王传福承认自己的错误了,并且提出用3年甚至更多时间调整。知错就改,知耻而后勇,没什么不好。相关新闻自主品牌八成车型将被取消节能补贴资格自主品牌如何借力西部完成产业崛起新帝豪成为成都车展自主品牌新车“头牌菜”姚利文:做好自主品牌需遵循“三法宝”中国一汽参展成都 自主品牌再显实力廖雄辉:做汽车难 做自主品牌汽车更难新瓶装旧酒 自主品牌新军何谈崛起如何扶持自主品牌成长?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品牌 市场 三线 合资企业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