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三包”今日听证 难产七年终上议程

2011年10月26日 17: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中新网10月26日电 汽车“三包”将在今天举行立法听证,尽管草案中的不少条款仍有争议,但业内专家在接受中新网汽车频道采访时表示,汽车三包法规的完善需要时间和过程,在当前汽车产品投诉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已经难产了七年的汽车“三包“宜尽快出台。

汽车“三包”七年不决

所谓的“三包”是指零售商业企业对所售商品实行“包修、包换、包退”的简称。目前,国内已将电脑、电视、空调等共有22种产品列入“三包”范围。但汽车产品“三包”在2004年底征求过意见后,却在各方争议和博弈中一直拖延不决。

近几年中国汽车消费快速增长,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与之相随的则是居高不下的投诉率。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汽车行业投诉量同比上升51.1%,创历史新高,是所有投诉商品中同比上升幅度最大的。其中,6个月以内新车用户的投诉比例占投诉总量的60%以上,汽车投诉主要集中于价格5万—20万元的汽车产品。

没有“三包”的保障,汽车消费维权成为一大难点和热点,车主维权无门,在闹市砸车泄愤,“诋毁”汽车品牌信誉的报道频频出现。

厂商、协会多有顾虑

汽车厂商的反对声是导致汽车三包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缺乏核心技术的国内汽车厂商而言,“低成本”仍是其核心竞争力。不少厂商和经销商担心,如果执行“三包”运营成本会大大提高。对于自主品牌汽车而言,“三包”更像是一场噩梦,汽车投诉案例集中的5万—20万元价格区间车型,大部分来自自主品牌。保护自主品牌汽车,为其创造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成为主管部门在推行汽车“三包”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作为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汽车三包的出台持质疑态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本月中旬撰文表示,汽车产品不同于一般生活消费品,其技术复杂、制造成本高、价值链长,以及使用环境复杂、管理涉及面广等,使得汽车产品实施“三包”面临着“举证难”、“鉴定难”、“索赔难”等诸多问题。现在国内权威的第三方鉴定机构体系尚未建立,难以对汽车产品质量问题和性能故障做出科学、准确、公正的鉴定,全面实施汽车产品“三包”的条件不完全具备。

不过汽车评论员贾新光却认为,汽车三包并不需要依赖于检测之类的技术性规定,因为在美国等国家,新车维修超过四次即可无条件退款。贾新光表示,在汽车消费上国外倾向于先保护消费者,但我国却过多考虑到厂商的利益,所以”三包”难以出台。

“三包”法案效果存疑

即便汽车三包立法草案《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征求意见稿)顺利通过听证,并最终成法,其维权效果依然存疑。

例如,《征求意见稿》第二十条规定,“家用汽车产品的三包有效期自销售商开具购车发票之日起计算。”但实际上,消费者购车时,开具发票时间和提前时间不一致早已是常态。如果以发票开具时间计算,三包期将缩水不少。

第二十三条规定,“产品售出后30日之内,出现因产品质量问题而产生的……严重安全性能故障,消费者可以选择退货、更换、修理。消费者要求退货的,销售商应当负责免费退货。”但实际上,不少消费者反映,30天的时间连用车手续都办完不,可能还没用上车退换期限就已经过了。即便能正常使用,30天内也难看出质量好坏。

而在汽车质量问题的鉴定上,《征求意见稿》仍要求当消费者与经营者在质量问题和故障认定不一致时,要“委托专业结构进行鉴定”。而这一点恰恰是多年来汽车维权的难点所在。一是国内具有汽车方面鉴定资质的机构少之又少;二是鉴定需要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的高昂费用,消费者难以承受;三是鉴定机构通常不接受单方面委托,消费者要拿车去鉴定,还要先征得汽车厂商的书面同意,其难度可想而知。

专家:先出台 再完善

著名汽车评论员苏晖在接受中新网汽车频道采访时认为,“三包”对中国汽车行业而言将是一件大事。一是使汽车消费者有了一部维权的法,二是将促使汽车制造商更加重视产品质量,进而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

他表示,汽车三包已经拖了太长时间,尽管目前草案仍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经过听证和修改后,还是应该尽早出台。“先出台,再完善,有总要比没有好。没有哪部法律一出台就是完善的,如果总是修修改改,搞不好又要一拖好几年。”苏晖说。

他认为,目前的《征求意见稿》需要出细则来帮助解释,“比如谁来担当所谓的第三方权威机构,比如‘严重故障’这类表述如何理解,非要自燃才算严重故障吗?”

亚洲制造业协会秘书长罗军也认为,主管部门应该充分听取各方反馈的意见,重视完善草案的不足之处。“一部法规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必然要经历一个博弈和完善的过程,但出台总归是件好事。”

汽车“三包“可能会给日子本就不好过的自主品牌带来更大压力,但苏晖表示,自主品牌应该以此为契机,寻求技术和质量上的突破,不然永远“长不大”。“如果连三包都不敢承诺,怎么走出国门,跟世界品牌竞争?”

对于如果执行汽车“三包“,会使一些自主品牌汽车倒闭说法,苏晖认为是杞人忧天。“困难会有,但问题不大。中国13亿人口的市场,大城市不买二三线城市买,二三线城市不买农村买,刚性需求摆在那儿,什么时候见过中国有倒闭的汽车厂商?”本文相关推荐汽车三包规定美国汽车三包汽车三包的消息汽车三包政策汽车三包索赔流程浙江汽车三包汽车三包草案长安汽车三包汽车三包征求意见稿(责任编辑:勇晓东)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汽车 产品 消费者 厂商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