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解决人车之争不妨尊重“人行”
12月12日,10岁男孩丁丁在上学路上被车撞倒,生命垂危。昨日记者在事发现场甘井子区金龙路上看到,这条已经建成通车的马路上竟然还没有人行道,行人只好在机动车道上行走。记者调查发现,今年已有4名学生在这条路上被撞。
谁也不愿看到车祸发生,但无可奈何的是,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车祸事故量也一直居高难下。我们需要汽车,但我们不需要那些制造危险的汽车。长期以来,我们始终错误地以为,因为汽车在增多,所以车祸不可避免。但“香港经验”却告诉我们,答案其实并不是这样。
在香港,去年因交通意外而死亡的人数仅为117人。汽车增多了,并不意味着车祸也增多。香港在上世纪70年代时,汽车保有量仅为4万余台,每年因车祸致死人数超过400人,现在汽车保有量为60万台,车祸致死人数却不升反降。让危险的汽车变得温顺一些其实并不难,香港特区交通运输署助理署长梁德辉给出的答案是:把交通设施朝着保护弱者(行人)的方向改进。这条“驯车计”看似简单,但若对比起来,有时却让人汗颜。
汽车并不是天然的“道路之王”,早在没有汽车的蛮荒年代,人类的脚步已经遍布地球的每个角落。但是在现代城市里,汽车却俨然成为道路上的王者,城市每一条道路的设计,几乎都在朝着为汽车服务的方向进行。人行道越来越窄,甚至可以没有,比如甘井子区的这条金龙路,通车已久,但行人却只能在机动车道上“越界丈量”。再比如笔者单位门前一处人行道上,一座公交站牌占去原本就很窄的人行道全部,步行到这里时,行人就必须踏上机动车道抢行……
在香港,特区政府却有意识地改变“城市道路为汽车服务”的功能,一些三车道的路改成两车道,两车道的路变成一车道,空出来的路变成人行道,目的就是让人感觉开车麻烦,少开车。
不同的理念,带来不同的结果。当前,我市在整治交通秩序上,正全面学习“香港经验”。其实,我们不仅应学香港的交通秩序,更应学他们“道路为谁服务”的理念。我市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万台,5年后突破200万台。道路拓宽的速度,绝对无法赶上这种汽车增长的步伐。与其不断地拓路,莫不如调整一下理念,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和行人提供更多方便,借以拽住汽车疯狂的车轮。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道路少一些拥堵,出行多一些安全。本文相关推荐动车追尾死了多少人动车相撞35人死亡动车事故死了多少人动车事故到底死多少人动车事件评论人车合一评论最昂贵车祸温州动车追尾事故评论中央关于车改的相关新闻(责任编辑:姜绍鑫)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485909
1近期上市配2.0T动力SUV 自主极 -
314297
2将上市小排量SUV前瞻 高效环保新趋 -
168081
3铃木新款VITARA9月上市 定位小 -
150476
4凤凰试驾东风本田全新CR-V 科技升 -
145750
52017款奥迪A6配置曝光 或减重1 -
141357
6试驾奇瑞路虎揽胜极光 不同仅是尾标 -
116350
7广汽传祺GS4北京上市 售9.98万 -
104859
8上海车展十大超炫顶级豪车 有钱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