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人才流动“重市场轻技术”

2012年02月14日 06:54
来源:沈阳日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业内把近期一些人事变化归结为销量下滑,其实因为销售不理想而下课或调整职务的人事变动,在车企当中还是比较少的。从去年到现在,各个厂家的中高层人员变动各有不同的原因,其中既有领导任期已到,进行正常轮换,也有企业发展目标的侧重点改变,需要更合适人选而进行“换血”,更有车企之间互相争夺人才导致的变动,当然,因业务进展不顺利或销售业绩不济而“退位让贤”也是有的。我们更关注的不是某个车企人事变动背后具体的原因,而是国内汽车企业人才流动的趋势和特征。

趋势1:合资车企人事变动最多

从去年5月份开始,合资企业的人事变化比自主车企频繁许多,以往一些自主企业的人事变动频多,是属于留不住人的问题居多。而合资企业也走马灯似的换将,就会有些不同凡响的感觉。

趋势2:中方经理人抢手

过去汽车业人才流动比较单向,从实力较弱的企业向实力较强的企业流动比较多,而鲜有合资企业人才向自主车企流动的案例。当年,孙勇从奇瑞汽车加盟南京菲亚特,即普遍被视作升迁。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这种单向流动变得多元起来,出现了合资车企高层跳槽到自主车企的案例,也有合资车企的中方高层被外资巨头招致麾下,合资车企似乎成为汽车企业人才新的输出方,这并不难理解。在合资企业打拼磨练多年成长起来的中方经理人,他们既懂得“中国国情”,拥有足够的本土经验,又熟悉外资品牌的现代化管理,必然成为行业中抢手的“香饽饽”。

特征:鲜见技术型人才流动

从以往的国内车企人事变动和人才流动可以发现,其中几乎没有技术人才的讯息。一种主要的原因是国内车企的技术人员一向处于“弱势”地位,“重市场轻技术”是现在国内车企的通病,这里的“轻技术”,并非企业不重视技术,而是不重视培养和吸引技术人才。对比一下国外车企,汽车设计师和设计总监往往被看作是品牌和车型的灵魂人物,如宝马的设计总监克里斯·班格的离职,让很多人措手不及,他对于宝马的贡献和功绩以及他的继任者等等都被业内广泛议论。而国外车企对优秀技术人才“挖墙脚”更是普遍的现象。

其实国内车企技术人才被冷落,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对于合资企业而言,他们很多车型都是从外方直接引入国产,最多在外形和内饰的设计上有一些自己的笔触,自身的技术和设计人员并未起到主导作用,而外资方本身就有出色的设计师,中方在技术和设计方面的话语权不足。在这种模式下,合资车企当然没有积极性去花重金引入技术型人才,还是下工夫做好营销更重要。而自主车企由于本身品牌影响力还比较小,真正的国际重量级设计师不会冒险屈就。种种因素导致国内车企人才处于“重市场轻技术”的局面。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车企 人才 人事变动 技术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