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是座超级拥堵的城市。
凤凰网汽车·试驾 这次借着巴黎车展的机会,我们有机会拿到了一台搭载大众集团全新1.5T汽油发动机的斯柯达KAROQ,国内的斯柯达柯珞克是这台车的长轴距版本。我知道很多人对这台车已经不陌生了,它在国内的定位与刚刚上市不久的一汽-大众探歌基本一致。而在欧洲,这台KAROQ的轴距只有2630毫米,但它依然是这个城市中比较“大”的车。
这次的巴黎车展上,KORAQ家族又新添了两位壮丁。它们分别是SPORTLINE运动版和SCOUT跨界版,两款车均采用了四驱系统,2.0T柴油发动机和6速手动变速器,这三款配置着实让喜欢驾驶的小编羡慕,可惜柴油机目前还与国内无缘。值得一提的是,SCOUT版本更符合欧洲用车市场,在车尾隐藏了自动弹出的拖车钩,在这个满大街都是“拖车”的欧洲,这样的配置会更容易打动人。
在巴黎任何一款车都不会让你看起来新鲜,不客气的说,从古至今,只要说的上来的车,理论上在巴黎是都能看到的,我们更是看到了不计其数的本地特产“雪铁龙2CV”,甚至看到了来自美国的凯迪拉克设计巅峰时期作品。所以KAROQ的光芒在这样的城市可能就不算耀眼了,水晶切割的造型的斯柯达在巴黎街头并不少见,当然了,最多的还是法国品牌车型,“自主品牌”才是这里的消费主力。
巴黎的汽车保有量惊人,它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鉴于此,巴黎的很多地库和车位都非常狭小,KAROQ的尺寸甚至将将停进一个标准车位,再宽或者再长一点可能都开不进地库了。
在这样的城市驾驶,和北京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这里的人们对驾驶的共识有很多,比如懂得汽车必须要让行人,比如快速路的最里侧和旁边车道当中是留给快速通过的摩托车的,比如环岛外的车是一定要让环岛内的车的。这里虽然拥堵,但开起来的平均通行速度很快,规则是他们确保安全的重要要素,当然,还有每个驾驶员过硬的驾驶技术。
城市如此古老,以至于很多街道的路面都是带有历史印记的砖路,颠簸不平的道路在下雨天气尤为湿滑,但摩托骑士们在上面如履平地,着实震惊了我们,该压弯还压弯,可见巴黎的平均驾驶水平。放到汽车上也是如此,颠簸的路面对悬架的考验和损伤都更大,能否克服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悬架杀手呢?KAROQ的表现还算不错。
很多人都说欧洲车的配置相对来说比较奇怪,我们这台斯柯达KAOQ倒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只是配置很高,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车联网系统、ACC、主动刹车系统等等都有所配备,感觉就是一台开起来不用有任何担心的车,安全规格堪比四五十万的行政级轿车。
有意思的是,我之前体验过很多款法系车型,它们的后排座椅都是可以独立拆卸的,这款KORAQ同样可以,在实用性为主的欧洲,这样的配置会更加便捷,利用率更高。
在拥堵的城市驾驶,最考验一台车的动力匹配程度了。KAROQ所搭载的1.5T发动机和国内的1.4T发动机采用了相同的调校数据,最大功率150马力,开起来的感受也基本相同,踩下油门的动力非常直接,伴随着极其迅速的换挡过程,整个加速都会让你非常舒服,动力在不停的传输给车轮。
我们依然能在深踩油门的时候感受到涡轮的介入,不过效果已经比之前控制的更好了,在拥堵的路段跟车并不会感受到强烈顿挫,踩油门的时候回馈更自然。
欧洲的道路上有很多环岛,这里习惯用环岛来替代红绿灯,以提升通行效率。实际也是如此,当你走进环岛,你就占有了路权,环岛外的车要等你通过之后才能进环岛,进出环岛的时候对车辆操控性有一定要求。KAROQ的转向并不算太直接,这跟驾驶模式不无关系。当模式调至运动后,变速器会自动进入运动挡,转向力度也会有明显的提升,相对来说精准性会比普通模式更高。
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架结构与国内一致,出自MQB平台的这套底盘系统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跟我们见面了,出色的表现基本不会让车内乘员失望,悬架紧绷感很强,过坎的时候弹跳迅速,过石板路的时候后悬有时会有跳动感,这也是这个级别该有的表现。
从调校来看,KAROQ的悬架并不算硬,过弯的时候会有明显的侧倾,同时较软的悬架也带来了比较好的舒适性,城里开不难受,比较适合家用代步。
结语:一台适合巴黎的车
虽然不能用这台车和国内的柯珞克进行完全的横向对比,但新动力的加入会进一步提升燃油经济性,未来肯定会在国内与大家见面。
巴黎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印象,有秩序的交通环境、有技术的摩托车骑士,但也有很多和国内类似的驾驶习惯,让这座城市很不欧洲,比如凯旋门的脚下有12条街辐射的巨型环岛。总的来说,小车更适合巴黎这样的城市,北京也是同理,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小车的理由,更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车里有那么大的空间。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