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动力多重制约难绕“体制关”

2011年09月20日 09:32
来源:慧聪汽车配件网 作者:苏利川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清洁柴油技术近期密集出现在公众面前。近日,第五届中国国际零部件博览会在京举办,柴油动力技术成为博览会亮点。多款乘用柴油发动机与变速器产品亮相。

今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即将出台的新汽车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将决定下一阶段中国汽车行业走向。柴油动力技术在促进产业结构、产品和技术三方面“升级”过程中不但将提供新的动力,而且能实现传统技术改造的新跨越。然而,乘用车动力柴油化能否像汽油机升级换代那样走得更为顺畅依然是个问题。

柴油动力受多重制约

柴油技术拥有超过百年的创新历史,尤其在最近20年,一系列技术创新突破使得现代柴油技术在排放、噪音和震动方面有了显著的改进。

由于柴油动力在环保和能源开发中指明了一条最为理想的方向,在国外,柴油车的普及率极高。据统计,欧洲100%的重型车、90%的轻型车均已采用柴油机,柴油机被使用在了90%以上的出租车上,如德国等国的出租车基本上已完全是柴油轿车。在欧洲,柴油轿车已占到轿车年产量的32%,奥地利、法国、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甚至高达50%。

而在国内,柴油车难以普及的一条根本原因在于油品质量。由于进口原油普遍品质较低,加上提炼技术并不算很先进,长期以来,优质柴油难以在保证有竞争力成本优势的基础上提炼出来。在纯净度上也就无法满足现在最精密柴油发动机的需求,而精密发动机一旦使用了这种柴油,就有可能出现堵塞高压泵、喷油嘴的问题,这也是国外柴油车迟迟不敢贸然引进的根本原因。

车企发力柴油机技术

在中国国际零部件博览会上,国内首款柴油动力总成产品正式亮相。首次推出的这两款自主柴油动力总成产品为:2.0L柴油发动机+4AT自动变速器一套,2.5L柴油发动机+6AT自动变速器一套。

虽然柴油车在产业层面、政策层面和市场层面的闸门已经开启,国内许多大型汽车企业纷纷投入巨资,开始致力于柴油机技术开发运用,国家的节能鼓励政策也相继出台,但相对落后的油品质量仍然是这项先进技术普及的一道难以越过的门槛。在柴油动力的普及问题上,技术层面的问题已经到了需要从体制上寻求突破的时候了。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柴油 动力 技术 柴油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