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蛋糕”不易吃(2)

2011年09月20日 16:20
来源:慧聪汽车配件网 作者:刘红辉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近年来,中山将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大洋电机、中炬高新、明阳风电3家上市企业成为中山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绝对主力,由于它们的发展方向与国家的产业政策保持一致,因而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得到爆发式增长,企业增资扩产的欲望被大大激发。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刺激下,大洋电机、中炬高新、明阳风电快速发展,过去几年中山新能源产业亦获得高速发展,2010年较2008年增长达到65.9%,以上几家龙头企业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速前进的大洋电机、中炬高新面对政策的不明朗,已经踩下或者即将踩下刹车,但是明阳风电由于有大量未执行订单,尽管风电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等诸多风险,但它还在快速前进。

企业在进军新能源产业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赌国家政策的心态,而另一方面,目前3家企业均是上市企业,资金较为充裕,因此在项目启动时有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持。

在中炬高新准备启动13亿元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扩产计划时,该公司就认为作为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性能较为活跃,在某些安全性的技术瓶颈尚未突破的情况下,车用镍氢电池在未来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对此,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梁仕伦认为,企业要进军新兴战略产业,不能赌国家政策。企业的技术研发方向,要与国内、国际技术研发的主流方向一致,要符合产业趋势。企业若没有把握好方向,一旦政策与预期不符,就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或巨大损失。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说大洋电机订单大幅下降,中炬高新暂停扩产计划,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迟迟不能出台直接造成,那么造成它们如此被动的更深层次原因,则是它们在进军新能源产业时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在政策不明朗或者政策调整的情况下,失去了应对的能力。

以大洋电机为例,它的产品方向主要为新能源动力及控制系统,产能基本绑定整车企业,而一旦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推进缓慢,它的巨大产能就无法释放。中炬高新则更麻烦,几乎将其所有的精力投放在镍氢动力电池方面,而一旦国家政策抛弃镍氢动力电池,其结局可想而知。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新能源 风电 中炬高新 大洋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