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华宰获颇丰

2011年09月22日 13:50
来源:慧聪汽车配件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虽然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不太乐观,但是欧洲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依然还算获利丰厚。

据欧洲最大的战略咨询公司罗兰·贝格(RolandBerger)和拉扎德资产管理公司(LazardAssetManagementGmbH)不久前的一项研究表明,欧洲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平均边际收益达到了6.2%。

统计分析显示,欧洲汽车零部件企业的EBIT息税前利润(EarningsBeforeInterestandTax,从字面意思可知是扣除利息、所得税之前的利润),要明显高过美企和日企等竞争对手。

欧洲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几乎达到7%,而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则要逊色得多,他们的这一指标整体上分别为5.6%和4.3%。

而且,在中国和韩国,欧洲汽车零部件企业宰获颇丰。他们在这两个国家的汽车零部件市场上,获得的息税前利润超过两位数。

不过,具体到每个细分板块,欧洲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全球各地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也不尽相同。

比如,在底盘方面,欧洲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息税前利润高达8%。紧随其后,欧洲汽车零部件企业获得较高息税前利润的板块依次是车身、发动机和轮胎等。而在内饰、电子/娱乐设备等细分市场,欧洲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息税前利润最低,大约只有5%左右。

分析人士认为,将来,技术创新将成为提高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的重要手段。

而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困顿形势下,欧洲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了提高息税前利润,当时主要是通过内部挖潜降成本以及使用其他措施削减支出。得益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汽车市场的快速复苏,极大地促进了欧洲汽车零部件的企业发展。

根据此研究报告,在未来几年,欧洲汽车零部件行业仍然是景气的,尽管息税前利润的增长幅度可能放缓。专家提醒,汽车零部件行业应当注意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在息税前利润暂时稳定、全球供货能力充分的情况下,汽车零部件行业需要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更加强化技术创新。

只有那些走技术创新之路,向客户提供一级优质产品的汽车零部件商,才能成功的获得至少6%以上的息税前利润。

该研究报告指出,2011年,汽车零部件企业利用技术创新手段,还是比较容易提升息税前利润。

同时,由于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市场正日趋成熟饱和,金融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而且原材料价格不太稳定,汽车零部件企业息税前利润预期降低。

不过,不会太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前几天发布的8月份和今年前8个月的汽车产销数据显示,在传统车市淡季的8月份,中国汽车产销居然出现了环比增长6.66%和8.29%,同比增长8.72%和4.15%的双增长。

但是,中国一些地区的汽车已经接近饱和,车市的增长速度已经慢了下来。又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汽车零部件商的收益率可能降至6%以下……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零部件 汽车 欧洲 利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