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能源汽车需学德式理性

2011年10月08日 10:30
来源:慧聪汽车配件网 作者:王冀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英语中有句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与汉语成语“殊途同归”的意思相仿,说的都是达到同一目的可以有多种不同方法。在上个月举行的第64届法兰克福车展上,德国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不同表现,为世人演绎了现实版的“条条大路通罗马”。

在法兰克福,德国汽车业界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争议仍在继续。每家公司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不仅大不相同,更不乏针锋相对者。例如,戴姆勒在车展上推出了全新奔驰B级燃料电池概念车,CEO蔡澈信誓旦旦地表示会在2014年量产这款车;大众集团前任电动车战略负责人、现任大众中国总裁兼CEO的倪凯铭则认为燃料电池汽车难以在2020年前量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会是下一阶段的主流。

显然,在德国公司眼中,除了汽车的电动化是必然趋势外,其他的一切都是未知数。

争议虽大,然而在涉及该如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让它为消费者接受这个问题时,各企业的选择又趋于一致:技术路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量产那些价格能为公众接受的新能源汽车。所以我们看到,近两年量产的基本都是混合动力汽车。

这是对的。

各国政府积极推动汽车电动化的目的是什么?抛去产业竞争等经济因素,最重要的一点是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因此,如果已经明确无法一步跨入电动汽车社会,那么,就应当在发展过程中更多地关注能够让消费者更易接受的新能源汽车,不一味地追求所谓的高起点,高技术含量。因为可以迅速量产的混合动力汽车,其节油率虽然相对较低,但仍要比纯电动汽车等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量产的零油耗产品,更能减少人们对石油的消耗。

同样,在德国企业看来,提高节油率、降低油耗,并非只有通过改变动力系统的方法才能实现。

在本次车展上,德国化工企业巴斯夫公司和戴姆勒股份公司联合展示了概念车斯马特forvision,其中集成了该公司研发的多项前沿技术。在介绍这款车时,巴斯夫公司高级副总裁沃克·沃振翰博士的重点并不在动力系统上,虽然它的使用的电池性能有了很大改善。沃振翰博士特别强调说:“我们不能仅从电池性能的角度考虑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问题,汽车轻量化、系统的温度控制等可以提高能量使用效率的办法都得考虑到。”

在他看来,电动汽车不可能在短期内普及,整车企业要开发过渡产品,零部件企业也要开发类似的过渡产品,也就是那些既能被用在传统动力汽车上以降低油耗,又可以用在电动汽车上降低能耗的新技术。这样就可以依托传统动力汽车的产销规模摊薄新技术的研发成本,使其能够被以更低的成本用在新能源汽车上,从而降低后者的成本,让它更易被接受。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巴斯夫不仅为斯马特forvision概念车提供了全新的电池,还在它上应用了创新技术和材料,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温度管理,成功地减少了它在采暖、制冷所需的能量;还为它配备了新型工程塑料制造的全塑车轮与车身安全件,在确保性能的前提下实现了车辆轻量化,降低了能耗。

在德国汽车人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时,中国汽车业正在反思过去2年对电动汽车的态度是否过热,对它的认识是否过于理想。反思是好事,因为道理不辩不明。技术领域的事儿笔者说不清楚,但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向德国同行学习其理性的思维及行事方式,别指定技术路线,让企业和消费者来决定该怎么走。要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条道走到黑反而不美。

发展新能源汽车,既要有激情,更要有理性。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汽车 新能源 德国 巴斯夫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